•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冬雾”来袭危险潜伏 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 “冬雾”来袭危险潜伏 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时间:2011-12-23 00:00:00  来源:  作者:

    进入冬至节气后,天气更趋寒冷,各地医院的门诊病人急剧增加,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有明显提升。冬季之所以会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潜伏期”,雾霾等天气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诱因,温差变化也会使人肌体免疫力降低,特别是对于老年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引起生命危险。

    为何冬季心脑血管疾病更易高发?

    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此外,空气污染也很严重。国外研究表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每上升10微克每立方米,呼吸系统疾病上升3.4%,心血管病上升1.4%,每日总死亡率上升1%。甚至诱发高血压、脑中风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另外,天气变凉后,人们食欲增加,于是都爱有“贴冬膘”的习惯,如对饮食不加控制也容易引起体重超标,危及心脏健康。尤其是一些经常失眠的人,更容易因为疲劳对心血管系统带来损害,增加心脏发病的危险。

    据有关部门统计,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一杀手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超过2.7亿人,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患心血管病,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近300万人。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注意事项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据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级预防可使脑卒中发病率降低85%,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降低75%。专家解释,一级预防包括饮食、运动在内等生活方式的干预,以及用一些抗血小板凝结的药物作为药物干预;二级预防则主要就是药物干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