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从钢铁供应商向服务商转变 钢铁物流规模增长
  • 从钢铁供应商向服务商转变 钢铁物流规模增长

    时间:2012-08-17 00:00:00  来源:  作者: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产能的不断扩张,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日趋突出,而原料价格的强势,加上物流费用、资金成本的增加,钢厂和钢贸商成本支出持续上升,盈利空间越来越小。今年钢价从3月中下旬下跌以来已连续4个月下跌。眼下,时间已进入8月份,国内钢市各品种延续跌势,整体成交仍不尽人意。

    面对钢市的颓废,如何降本增效,尤其是降低物流成本,是参与其中的钢铁人士不得不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向钢铁现代物流要效益,努力降低物流成本,这已成为钢厂和钢贸商的一个共识。与此同时,国内大中型钢企、流通商纷纷涉足钢铁物流园区项目,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目前中国钢产量与物流量的比例为1∶5,即每生产1吨钢需要5吨物流量。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近7亿吨,加上近6.5亿吨的进口铁矿石以及超过12亿吨的国内原矿产量,钢铁生产产生的货运量达40亿吨左右,钢铁物流规模巨大,仅2011年钢铁物流市场规模就超过1400亿元。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存在着丰厚的经济效益。也正是利益的驱动,时下不少钢贸企业“转型”,向钢铁物流业进军。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贸易量不断增加,钢铁物流规模大幅增长;但目前钢铁物流总体水平仍然偏低,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要求,加之城市功能区分定位调整,部分传统钢材市场面临搬迁转移,改建或新建钢材市场变得更加迫切。同时,钢铁企业盈利下滑,亟须降低物流成本,这都为现代化钢铁物流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建设物流园区也是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举措之一,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均十分重视和支持现代物流的发展,这给钢铁物流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资料显示,当前我国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依然占钢铁行业运营成本的11.2%,是日本的两倍。在钢铁行业效益低下的情况下,钢铁物流成本问题更加突出,运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钢铁消费量下降,企业盈利能力降低,而钢铁生产既然是物流资源的最大生产地,向物流要效益顺理成章。据了解,2008年以后钢铁物流园建设进入较快发展时期,成为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亮点,不少钢铁企业在做强钢铁主业的同时,向钢铁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特别是在从钢铁供应商向服务商转变。

    从目前我国钢材市场实际情况看,其服务功能正借助国际现代物流的先进理念,在往信息化、物流金融化和产业化方面突破,众多功能正在、或将向专业物流园区(即钢铁物流园区)靠拢。也就是说,钢材市场或在钢铁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或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成为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钢铁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将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拥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

    近年来,各地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在现代物流上都有一定的投入。以上海为例,将重点发展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形成深水港、外高桥、浦东空港和西北综合四大物流园区和钢铁、汽车、化工、装备制造业四大物流基地。其中,钢铁物流伴随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钢材市场是从传统物流基础上诞生的新生事物,为本地区钢铁物流作出了很大贡献,但还存在着规划无序,不能满足众多物流服务需求等问题;有的园区未能充分利用现有交通网络功能和资源,在区域布局上存在着不平衡等等。或许,正是因为有这些问题的存在,钢材市场在完善自身建设后,还能在钢铁物流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为今后的发展留存了巨大的空间。

    钢材市场的类型

    按经营主体、产业依托、功能定位等进行分类,物流园区可分为三类。一为区域物流组织型园区,满足所在地的物流组织与管理;二为商贸型物流园区,位于传统优势商品集散地,对扩大交易规模和降低交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三为运输枢纽物流园区。对照物流园区的这样分类,钢材市场几乎可以分出相似的类型。

    区域钢贸企业组织型钢材市场。这一类型的钢材市场通过招商,为钢贸企业搭建第三方服务平台,提供集中办公场地、交易区域、停车场等,满足所在地钢铁经营和物流的组织与管理。可以这么说,最早的钢材市场就是抓住所在地钢铁物流需求的契机而问世的。在钢铁正式进入流通市场之前,我国曾经历过一段非常特殊的“双轨制”。许多做钢材生意的都涌到钢厂招待所,通路子、拉关系,千方百计地采购供不应求的有限的资源,无序的经营环境给社会生活埋下不安定的因素。为此,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就有了组建钢材市场的动议。此后,也曾出现个别钢材市场选址不慎,影响到所在地居民日常生活,不得不另觅场地的个案。

    商贸型钢材市场。在钢铁产业链上,相对于钢厂、用钢终端企业来说,钢贸企业是一个薄弱环节。钢材市场这一业态诞生后,取得超预期良好业绩,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有人以为,只要强强联手,就能为钢材市场锦上添花。于是,有一些钢厂联手办了一个钢材市场,希望凭借资源优势拓宽市场流通渠道。结果,开张不多久就倒闭了。检查个中原因,没有贸易商参与的市场,缺少应有的钢材流通量。因此,流通量少的市场,资源掌控得再多,充其量只起到仓储的作用。一个有充足资源而少有成交的市场,是维持不下去的。

    商贸型钢材市场,主要为所在地或特定商品的贸易活动,创造集中交易、区域运输和城市配套服务条件。类似上海大柏树地区这类位于传统优势钢铁集散地,对创造集中交易、区域运输和城市配套服务上,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在扩大交易规模和降低交易成本上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就能经久不衰,与整个产业链同步增长、和谐包容、持续发展。

    运输枢纽型钢材市场。这样的钢材市场往往选择传统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水路、铁路和陆上等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也是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商贸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还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和拥有各种服务功能的钢贸经营企业的集结点。

    上述3个类型的钢材市场都是依托相关服务设施来降低交易成本的,改善了市场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料采购等条件,便于与用钢终端产生直接联系,初步具备了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的部分特征。具体地说,钢材市场已经拥有9大功能:综合、集约、信息交流、金融担保、集中仓储、配送加工、多式联运、辅助服务、停车场功能。其中,综合功能的内容为具有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的作用,可全面处理储存、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等作业方式,以及不同作业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钢材市场和物流园区的异同

    如果说,钢材市场和物流园区有什么不同的话,只是在产业链上所处的位置、规模和体制上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专业性市场,并以钢贸企业为服务主体,是钢铁产业链上的流通环节,且多为民营企业,规模不大,幅射区域受到限制。相比较而言,物流园区作为经济功能区,被列为所在地政府重点扶持的项目,规模较大,主要为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就近生产、区域生产组织所需要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如果把钢厂兴办的物流园区定位在钢铁专业物流的话,服务上将体现资源整合的优势,但本质上与钢材市场所具有的功能没有实质性差别。

    “根据投资主体不同,目前钢铁物流园区可以分为4种类型:一是由传统的钢铁交易市场通过设施升级改造以及钢铁贸易商的重新整合转型而来,二是由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投资建设,三是钢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四是由有实力的钢材贸易商投资建设。同时从近年上马的钢铁物流园不难发现,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且与传统钢材交易市场相比,优势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加工服务、办公功能、金融功能、电子商务功能以及商业配套功能增强。”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认为,钢材市场是众多市场中细分出来的一个市场,钢铁物流园区也是从众多园区中划分出来的,它们的管理也是市场管理这棵大树上的枝叶———注重的是实务:根据市场各类环境因素确立钢材市场定位,设置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组建一套符合实际运作的机制,带出一支执行力强的高素质管理团队,使钢材市场运作能够产生维持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绩效。

    在这一过程中,物流园区和钢材市场管理的主要职能,就是提高执行力。如果说两者有什么不同的话,也会有不少表现形式呈现出来。

    物流园区规划性强。钢铁物流园区虽然借鉴了日本物流团地和欧洲的货运村先进理念和实际运作的经验,但更多的还是从我国特有的钢材市场发展起来的。正是如此,原生态钢材市场在选址时,往往选择近市区交通方便地开设市场,到后来出现的前店后库式市场扩大了服务功能,选址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不一定要靠近市区,而一定要选择拥有或临近车站码头、交通便利的地方。物流园区则在选址上有很多要求,特别是结合地方政府区域定位、规划功能、规模效应等方面,都有充分考虑和策划,能起到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物流园区有序性强。经过精心策划、反复认证和组建的物流园区,规划适合当地经济发展大环境,布局合理有序,管理规范科学,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类浪费。钢材市场多为民营企业,大多缺少科学论证这一环。再则,由于规模小、投入少、上马快等原因,几乎少有有序性可言。在极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看到有利可图,就会有人圈一块地,搞一个钢材市场。短短几年里,仅上海一地就出现了60多家钢材市场,既有重复建设之嫌,又加剧了同行的市场竞争。

    物流园区有效建设面积大。物流园区和钢材市场建设面积大小,与其相匹配的,往往会影响到区域幅射的能力。但是,物流园区先天性的规划和有序,就能凭借合理布局这一优势,扩大有效幅射面积,进而实现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如上海深水港物流园区,规划面积达到13.8平方公里,并预留8平方公里为备用发展,成为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中心,拥有仓储、运输、加工、贸易、保税、临港工业、分拨、增值和国际商贸等综合功能。

    来源:机电在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