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挪威海事业引领全球
  • 挪威海事业引领全球

    时间:2011-04-26 00:00:00  来源:  作者:

    即将于5月24日在奥斯陆召开的第23届挪威国际海事展览会,将在船舶设备、船舶技术、船上控制设备、货物处理技术、航运管理、海运港口保安及防御系统、救生防护安全设备、船舶设计、船舶建造和装配、船舶运营、航运服务等领域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参展商、参观者提供交流和合作契机。

    作为世界三大海事展之一,挪威国际海事展览会迄今为止已经走过四十多年的历史,一路伴随着挪威海事业的发展,也成为挪威海事业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

    3月中旬,受挪威创新署的邀请,本刊记者抵达奥斯陆。在一周的时间里,走访了十几家挪威海事政府部门、相关机构以及企业,探寻挪威海事业独步天下的奥密,感受挪威国际海事展览会到来前的兴奋,提前领略众多新产品的魅力。

    国家战略,护航海事发展

    挪威地处欧洲西北部,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其国土三面分别被北海、挪威海、巴伦支海环绕。由于地理位置及国土大部分是山地的缘故,历史上挪威交通主要依靠航海来实现,这为挪威航运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过去的150年中,挪威在世界航运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2007年10月挪威政府宣布了新的海运产业战略:将挪威建设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海运强国。该战略主要集中应对五项挑战:全球化和国家政策、环保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海运能力、海运研究与创新以及近海航运。其中环保型健康发展是整个战略的核心。

    除此,新战略还力图避免税收竞争,提高海运和研究创新能力,并确保良好的工作条件。着重考虑了近海航运,努力使之成为“清洁环保、竞争力强的陆路运输替代品。”

    挪威以国家政策的形式,突出了海事工业在工业和贸易中的优先地位,并对海事工业给予实质性的资金支持。2008年挪威政府制定了海事研究与创新战略——Maritime21,提出资金在海事行业中的分配建议。在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和研讨后,去年6月,Maritime21被移交挪威贸易与工业部。在Maritime21提到,海事业呼吁政府从2012年每年调拨5.05亿挪威克朗(1挪威克朗约为1.19元人民币)用于7个海事领域的研究与创新,这表明政府调拨给海事部门的资金将会在目前每年2亿挪威克朗的基础上大幅提高。

    挪威政府为支持本国海事业发展积极对外开拓全球市场,相关推广、融资与担保机构都给予了大量的政策倾斜。

    成立于1962年的挪威出口融资公司是一家由挪威政府和银行控股的国有企业,其中15%的股份为挪威政府持有,其余股份为银行所持有。该公司2010年底资产规模约2155亿挪威克朗。其通过提供2~12年的中长期信贷,为在挪威船厂建造船舶的国内外船东提供融资,也为挪威海事企业在海外的投资提供融资。

    隶属于挪威贸易与工业部的挪威出口担保局则为海事业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以及海外投资提供担保和财务解决方案。依据挪威贸易与工业部制订的规定,挪威出口担保局的每一笔担保业务最终由董事会决定,代表国家提供担保。目前,海事和油气产业的担保额约占挪威出口担保局担保额的80%。

    成立于2004年1月1日的创新挪威是挪威贸易与工业部下属的国有企业,负责促进全国范围内的企业创新和地区性的产业发展,并宣传推介挪威工商业和旅游资源。其对挪威海事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挪威驻外使(领)馆中的商务处工作人员由该机构派出。该机构在北京和上海设有分支机构。

    紧密合作,产业集群升级

    挪威拥有直线距离2500公里的海岸线,超过9万人从事海事业。海事业是挪威五大主要产业之一,海事业领域的航运、造船、设备生产和服务供应商们组成了一个高度发展的产业体系。

    挪威在船舶设计、制造、环保化、管理及海上油气开发方面拥有领先世界的理念与技术,制造大型游轮、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滚装船、高技术渔船、冷藏船、近海供应船、高速双体船和地震探测船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全国共有大型船厂20多家,可以生产多种用途的船舶,包括大型海轮,年造船能力达100万吨。其中,奥斯陆、斯塔万格、卑尔根、特隆赫姆是最重要的造船基地。

    挪威的船用设备制造业可提供先进的船舶推进器、船舶动力主机、电子货物装运设备、航海电子导航仪器、电子地图和先进的船舶稳定系统导航仪器等,致力于船舶维修和专用船舶制造,产品包括滚装船、化学品运输船、先进渔船、冷藏船、近海供应船、高速双体船、电缆敷设船、地震探测船。目前全国拥有5家大型和300家中小型的船用设备生产商,生产的船用设备60%用于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10%。

    挪威是全球第五大航运国家,也是世界第一大航运集群,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0.1%,但它却拥有全球10%的商船队、23%的世界游艇、19%的天然气运输船、19%的化学品运输船队,控制了世界11%的原油运输船,挪威海洋工程船队在世界近海运输业务中占有15%的市场份额,居世界第二。通过集群间的紧密合作,挪威船舶及海洋设备的工艺,特别是在高科技船舶和海洋工程建设上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挪威在高端海事服务业也拥有骄人的成绩。挪威银行是全球最大的船舶融资银行;罗伦胜船舶经纪和咨询公司(Stemoco&Lorentzen)是世界领先的船舶经纪公司;在海事保险市场,挪威也占据世界约20%的市场份额;入级挪威船级社的商船占全球船队16%的份额。

    挪威海事业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集群效应不仅吸引国内企业的集聚,更吸引了诸多国际著名海事企业的加盟,使它们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阿尔维勒(Allweiler)挪威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阿尔维勒挪威公司是美国科尔法泵业集团成员,是德国历史悠久的泵公司,产品包括离心泵、轴流泵、单/双/三螺杆泵、磁力驱动泵等,在欧洲市场是技术的领跑者。近年来,阿尔维勒挪威公司已经开始从单一的泵提供商转为系统供应商。去年,合同签约额超过了2亿挪威克朗。

    如此范围广泛、层面多样的产业是如何进行协调,使专业技术、创新和研究发展得到共享、新市场顺利打开、环保目标能够达成的呢?答案也许就藏在那些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的数不清的海事机构中。挪威最大的海事机构包括挪威海事出口协会、挪威船东协会、挪威海事论坛等,这些机构使挪威海事工业成为关系紧密的一体,形成坚强的内部市场,从而为形成全球竞争力创造条件。

    创建于1909年的挪威船东协会是挪威最大的船主联合会,也是挪威最大的雇主联合会之一,成员主要为经营油轮和散货运输的企业,包括了挪威绝大部分的船主。该协会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在全球保证挪威航运公司和近海承包商得到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条件;在日常工作中,代表船东参与制定国家的航运和海事政策、代表船东与政府就涉及船东的利益问题进行交涉、负责为船东培训和招募国际海员等。

    挪威的海事机构将确保挪威海事业及其成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引进新知识、新思想启迪、帮助建立新公司,开发新产品,改进工作环境,以此提高海事业的创新速度;通过组织创立并实施多项研究项目,为挪威海事业开辟新的机遇。

    注重创新,保持竞争优势

    挪威人具有天生的冒险和探索精神,擅于研发。记者在“Kon-Tiki”博物馆见到了挪威当代最为著名的探险家图尔·海耶达尔穿越太平洋的木筏“Kon-Tiki”号。海耶达尔通过这次航海探险重现史前航行,向人们证明在马鞍和车轮发明之前人类已经掌握了航海技术。

    挪威海事业在全球拥有强劲的竞争优势,缘于其掌握了产业的前沿科技和不断的创新。

    常规的海上天然气开发,包括海洋平台建设、海底天然气输送管道铺设、岸上天然气处理工厂建设、再气化终端建设以及建造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投资大、建造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通常适用于储量大于5万亿立方英尺的大型海上天然气田。挪威针对储量较小或远离天然气供应市场的气田,生产了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永久系泊性再气化装置(FSRU)、穿梭再气化船(SRV)等新概念船,解决了大规模投资的问题。

    Höegh LNG公司是挪威专业的液化天然气(LNG)海上运输和气化服务企业,自1973年开始提供LNG运输解决方案,其目标是成为全球浮动LNG服务的领先者,以高度的技术和商业标准去发展、管理和运营LNG资产。目前,Höegh LNG公司可以为浮动LNG提供全程服务,包括建造和经营LNG FPSO的能力,提供SRV标准的运输服务和为客户提供FSRU装置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