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广东毛皮业准备迎接行业下一个发展周期
  • 广东毛皮业准备迎接行业下一个发展周期

    时间:2012-08-02 00:00:00  来源:  作者:

    "毛皮行业十年一个大周期,3-5年一个小周期”,这已经成为毛皮行业近20年来的一个发展规律。

    跨过金融危机,经历了2009和2010年连续两年的冷冬,毛皮这个“靠天吃饭”的行业火了一把,特别是以内销为主的企业,皮草卖疯了,钱也赚到了。一位行业内资深大佬曾跟笔者形容:“这样的行情如果没赚到,那就不用再做这行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师傅不愿意再打工了,一大批民营毛皮企业冒了出来,期望2011年还是一个红火年。这些毛皮新企业和冒进的老企业主,争先恐后地到国外毛皮拍卖会抢购毛皮原料,结果乐坏了几大国际毛皮拍卖行,水貂、狐狸等价格连创新高。2011年国产水貂、狐狸也跟着价格节节攀升,产销两旺。

    与次同时,国内三年内开了20多个皮草城,海宁皮革城四期毛皮店铺的使用权也拍卖出了天价,皮草这个传统意义上的奢侈品在中国一下子遍布各地,皮草似乎就要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但是,规律又灵验了。

    2011-2012冬季,春节较往年提前一个月,春节前冬天不冷,百货商超及各地开花的皮草城销售业绩不佳,平均存货超过50%,幸好春节后有一波寒流,但商家积压的皮草服装数量仍然惊人,国内其它冬季服装如羽绒服等销售也不理想。毛皮业危机初现。2012年6月国际毛皮拍卖会的水貂等原料价格开始回落,国内獭兔等毛皮原料大量积压,价格一路下滑,客户下单数量锐减。外销更是一落千丈。国际经济复苏的脚步异常的缓慢,美国人已经把眼睛盯向了亚洲,而国内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人民币汇率的一路升值,让一直以出口欧美市场为主的毛皮企业也感受到了生存的艰难。行业的洗牌已经不可避免。

    2012年,国内经济发展也遇到很大的阻力,国内消费者消费信心受到很大打击,今年内销市场不容乐观。广东毛皮业面临空前危机与挑战。

    纵观全国,近年来,浙江海宁、桐乡、余姚朗霞,河北肃宁、大营、阳原、昌黎,辽宁佟二堡、沈阳、大连、营口,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东,甚至在首都北京,毛皮业在地方政府的鼓励政策扶持下发展迅猛。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毛皮行业的先行优势越来越小。

    目前,广东还有毛皮生产企业600多家,35%是港资企业,65%是民营企业,商贸企业更多一些。这些企业分布比较广,主要分布在广州、东莞、深圳和惠州。目前企业最集中的区域是广州白云区钟落谭镇长腰岭村,这里有400多家毛皮企业。广东整体产业规模年产值约150亿元。

    广东毛皮制品的优势是选材上乘,设计时尚,技术精湛,品种齐全。广东毛皮业发展错落有致,与国际接轨,资本雄厚,整体信用较好。而劣势是产业分散,运作不够规范,政府支持力度弱,国内市场占有率不高,品牌宣传也不够。

    广东省皮革协会毛皮和皮衣专业委员会致力于推动广东省毛皮行业发展,并于2010年提出并实施广东毛皮业阳光化发展计划,并正得到越来越多毛皮企业支持。

    面对毛皮业新的形势,我会认为广东毛皮业只要精诚团结,发挥自身优势,抓住行业洗牌的机会,仍然在国家“十二五”发展周期内大有可为。

    来源:中国皮毛交易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