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央行持续加息 日化业应抓住机遇拉动内需
  • 央行持续加息 日化业应抓住机遇拉动内需

    时间:2011-04-25 00:00:00  来源:  作者:

    央行持续加息,从4月6日开始,央行仅在今年就连续加息两次,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31%,若要算上去年的加息,这是自去年进入货币紧缩周期以来央行的第四次加息。

    除了加息,在“提准”和发行央票方面,2010年以来央行还九次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去年六次今年三次),目前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20%。此外,央行还多次运用发行央票、公开市场操作和“窗口指导”等工具收紧流动性,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从货币和信贷“龙头”上收紧,防止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水平。

    为了防止通胀,稳定物价,央行使用了包括“加息”、“提准”和发行央票的所有货币调控手段,然而这些招式都还不怎么管用,食品、酒和洗涤用品都曾酝酿涨价,我国政府不得不派出发改委出面“约谈”企业,呼吁企业自律,可谓什么招式都要用上,足见政府调控物价的决心有多大。实际上,在今年“两会”上,政府已把“稳定物价总水平”(即防通胀)确定为全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央行持续加息给我们日化行业带来的信号是什么?要知道防止通胀作为中央政府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工作任务,这是每一个行业产业中的人不得不关心的大事,《诗经》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政府作为一个国家的管理机构,其每一项决策行为,无不关系百姓命运,对此我们不可不悉心研究之。

    笔者认为,要想领悟央行加息给我们日化行业带来的信号,还得从我国目前总体宏观经济实际情况和政府工作任务的出发意图说起。

    目前我们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是怎样的呢?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面临的通胀形势依然严峻,专家认为政府计划把全年CPI涨幅控制在4%存在较大难度。目前对通胀形成压力的因素可概括为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国际输入等三个方面。

    具体的表现为,需求拉动体现在流动性宽裕、国内粮食供求紧平衡、房价居高不下和地方投资冲动;成本推动体现在劳动力、土地、资源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国际输入体现在国际石油、粮食、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高。

    上述经济因素,引发的宏观经济结果是,今年前两个月,尽管央行已采取多种货币信贷紧缩手段,但CPI涨幅还维持在4.9%的较高水平。3月份以来,伴随各地陆续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成本还将上升;由于国际油价高企,4月7日国家发改委再次上调国内油价,必然导致交通、农资、化肥等成本上升;再考虑到去年CPI涨幅“前低后高”的基数因素,有专家预测今年的消费物价很可能会呈现“前高后低”、全年CPI增幅达4.6%左右的格局。

    上述表象结果就是我们目前宏观经济情况,简言之就是CPI居高不下,通胀形势严峻。那么中央政府所要达到的意图是什么呢?

    大话而言中央的意图自然是腾飞中国经济,但仅仅是这样一句话,就等于没说。具体一点来讲,目前中央政府制定了短期“防通胀”和中长期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这样的经济战略方针。

    也就是说,一方面政府要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解决眼前问题的同时,引导眼前的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在一个比较长期的时间内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个要求和实施的技术难度是比较大的,相当于一个老师要教育一个学习成绩并不太好的学生,老师要是对这个学生太放纵了,学生就会散漫学不到东西,要是对这个学生太严厉了,这学生又承受不了,很有可能直接GAME OVER,因此要能艺术性的软硬兼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不容易的事情也必须要做,因为一方面,只有“防通胀”才可以增强城乡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有利于扭转投资和消费的失衡;而另一方面,只有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和大力发展服务业,才能转变目前过于依靠重工业、外需和投资,导致信贷大量投放、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从而消除导致物价过快上升的货币条件。

    由此,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知道,表面上央行加息似乎与我们日化行业不搭边,但实际上这正是促进日化轻纺和文化服务等行业发展的历史好机遇,日化业应抓住目前的机遇积极开拓市场,抢占渠道拉动内需。如此,一方面不但能使企业自身壮大于市场,另一方面还能真正为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而做出贡献。

    所以,我们日化界不但要懂得自己行业内的事情,还要能有战略的眼观看懂时代经济发展的脉搏,只有方向对了,道路走起来才放心,不要以为自己只不过是在生产一只小小的口红,以为这只口红的作用实在太小,与国家大事不沾边,要做这样想则大错特错矣。要知道虽说口红很小,但要发展起来,它产生的力量可不能小看。

    当然,加息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日化企业的发展造成阻力,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头热一头好的事情是没有的。比如,加息会导致一些中小企业现金流趋紧,而当中的一些企业正好想要扩展市场,那么当中的一些企业可能会遭遇行业洗牌。又如“防通胀”会影响对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以及部分公共产品(如水、电、气)定价体系的调整,当然若没有这些价格形成机制的理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成为一句空话。

    总之,凡事有利有弊,《道德经》说“弊而新陈”,不破除弊端就难以推陈出新,新与旧总在不停的更迭,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否看清楚时代的潮流,准确把握住事物发展的方向脉络。

    来源:美容化妆品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