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氟化工产业链各个分支技术有待提高
  • 氟化工产业链各个分支技术有待提高

    时间:2011-03-31 00:00:00  来源:  作者:

    近日,国内权威市场研究机构西美信息发布了最新的《中国氟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报告主要研究了过去五年中国氟化工产业情况,包括:萤石供应和价格走势、中国氟化工产业链的介绍和市场热点的研究、影响氟化工行业的关键因素、中国氟化工产业链四个分支生产和应用情况、主要萤石和氟化物的生产商、有机氟中间体和氟聚合物合成的技术路线等,并对未来五年氟化工行业市场趋势进行了预测。

    报告指出,氟化工产业被誉为“黄金产业”,是中国的战略性产业,已经被列入中国“十二五规划”的专项规划。在过去的十年,中国氟化工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四大的氟化工生产和消费地区之一,报告对萤石资源及氟化工产业链的四个主要分支:无机氟化物,氟制冷剂,氟有机中间体和氟聚合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表明,虽然中国萤石的基础储量占世界萤石基础储量的23.4%,但是保有储量却不到世界萤石保有储量的10%。与此同时,虽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控制萤石资源的过度开采,在过去的10年间中国萤石产量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3.4%。2010中国的萤石产量占到世界萤石产量将近60%的份额。中国萤石资源已经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同时,中国萤石价格仍然低于其他国家的萤石价格,中国虽然掌握着资源,在国际上却没有太多的议价权。

    报告着重对氟化工产业链的四个分支进行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无机氟化物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氟化氢,氟化铝、冰晶石、氟化钾、氟化钠、氟化铵和氟化氢铵等基础产品,产量和出口量都很大。而精细化无机氟化物发展却很缓慢,如电子级氟化氢,对进口的依赖性仍然很大。2010年,中国大约有30多家氟制冷剂生产厂家,总产能达到100万吨,但是R22仍是中国最大的制冷剂,占到2010年中国制冷剂市场60%。同时,中国在ODS替代品的开发上仍然落后,自主开发的专利产品很少。

    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氟有机中间体生产商和出口商之一,目前中国生产的有机氟中间体主要包括氟苯、氟甲苯、杂环和脂肪族四个系列。其中氟苯系列和氟甲苯系列的产量最高,种类也较为齐全。但是,目前中国企业在氟有机中间体的自主开发产品较少。报告同时指出,这几年,中国氟树脂和氟橡胶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8.08%和24.64%。但是氟树脂的开工率低,2009年仅为47.5%,氟树脂已经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报告指出,中国氟树脂的聚合技术已经达到世界水平,中国氟树脂的应用技术却仍然十分薄弱,初级氟树脂产能过剩,而应用氟树脂却仍然需要依靠进口。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氟橡胶原胶性能已经可以与之媲美,但是在混炼胶和加工应用上,中国与其他氟化工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西美信息研究员许少宏表示:中国目前氟化工产业处于“大而不强”的局面,在过去十年,萤石的出口量仍然很大,同时大部分氟化工基础产品的产能过剩和出口比例偏高,也成为萤石资源的另一个变相流失。而长期的低利润和高污染更使得中国的氟化工产业的发展面临又一个巨大的难题。2010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关于萤石和氟化氢的生产和出口的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氟化工的资源整合,加快了氟化工的产业升级,但是纵观整个产业链,技术落后是整个氟化工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点“石”成“金”,发挥中国萤石资源的优势,将氟化工产业做成真正的黄金产业,关键在于产业链各个分支技术的提高和创新。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