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铁矿石谈判屡战屡败的根源还在体制
  • 铁矿石谈判屡战屡败的根源还在体制

    时间:2011-04-06 00:00:00  来源:  作者:

    在中国,铁矿石已经超越了矿产的含义。过去,中钢协是谈判的组织者,直接进行谈判的是宝钢。但随着一系列谈判的失败,这种模式正在生变。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相关部门正在联合研究中国应对铁矿石的相关政策措施。一个得到证实的细节是,前一段时间,三大矿山之一的力拓集团高层前往国家发改委,与有关领导见面。力拓方面表示,铁矿石谈判属于商业行为,涨价是市场造成的。但国家发改委则回应称,供方的利润和盈利水平是需方的20倍,就绝不仅仅是市场的因素,而是高度扭曲的市场下的产物。

    铁矿石谈判是企业行为,但是如果产业安全和几十万人的就业受到影响,那就会涉及到政府了。工信部有关人士透露说,相关部门已经建立起联合应对小组,共同研究中国所面临的越来越不利的铁矿石局面。此外,应对铁矿石金融化的问题也在讨论中。但根据工信部初步了解的结果,国内主要钢铁企业基本上没有真正懂得金融市场的。而且在中国钢铁企业推行金融衍生品,也存在一定体制上的障碍,因为大部分企业是国企,有中航油陈久霖的案子作为前车之鉴。

    但在我们看来,要想改变谈判不利的局面,可不是那么简单,供求关系摆在那,谈判解决不了问题。中钢协党委书记刘振江也承认,“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仅靠谈判来解决铁矿石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人家挣一年是一年,价格能提多高就提多高。寄希望通过谈判来降低铁矿石价格的手段,大家就别再做这个梦了”。

    来源:中国经营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