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伊顿幼教提醒家长:8种行为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幸福感
  • 伊顿幼教提醒家长:8种行为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幸福感

    时间:2012-06-12 00:00:00  来源:  作者:

    背景资料:在中国,应试教育的机制让中国家长承受了巨大压力,这种压力也转化到了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而蒙台梭利主张3—6岁的幼儿教育不是以填鸭式的灌输知识为主,儿童是在教师的关心、指导、鼓励、启发、诱导和帮助下开展自我活动,并从中获得实际知识和教育,从而促进儿童身心的协调发展。

    家长的行为习惯究竟对孩子有怎样的影响?伊顿幼教在多年的教学研究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在伊顿,将不同年龄的孩子放在同一间蒙台梭利的教室学习,就是人为制造一个“小小社会”,孩子们不仅能从同伴中学习,也能更好地培养自身品格、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

    这是伊顿的“小小社会”的环境,但是回到家里,家长的一些行为习惯却让孩子“很受伤”,缺乏安全感。

    伊顿幼教认为:没有安全感就没有幸福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通常无法很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安全感的建立并不容易,而一些看似很平常的做法,却能轻易地毁掉孩子们的安全感。作为家长的你意识到了吗?

    1、经常当着孩子面争吵。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还弄不懂大人之间的事情。所以,吵起架来也毫不避讳。殊不知,它正悄悄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伊顿幼教认为,融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础。对于孩子来讲,父母就是他的整个世界,是他生活的楷模。如果孩子经常看到父母间的冲突,就会感到极大的不安与畏惧,幼小的心灵会埋下阴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美好的婚姻,这会直接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并且影响他以后社会化、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

    2、很少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

    很少考虑孩子的需求与愿望,孩子只能围着成人的指挥棒、“晴雨表”来转,孩子想去的地方、想玩的东西,经常被严厉禁止,如:“太脏了”、“太危险了”等等。等成人高兴时,拉过孩子不管是否愿意,又亲又抱。不高兴时,就嫌弃孩子话多,不愿理睬,有时还会拿“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等话语相威胁,有时还拿“许愿”来敷衍孩子。伊顿幼教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没有得到行动上的自由,或者缺乏正常的释放情绪的途径,长此以往,会损伤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动力,使孩子失去自我,失去对成人的信任,失去安全感。

    3、溺爱也是软暴力

    家庭温柔的陷阱,特别是隔代疼,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为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准备好了 “铺路石”,剥夺了孩子面对困难的机会,使孩子胆小、畏惧困难。逐渐地,当孩子会处在群体中时,他们会毫无自信,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根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自然自身也失去了安全感。

    伊顿幼教认为,应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人不要包办代替。如:让孩子适时地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自己解决与小朋友的纠纷等等,尝试成功,建立自信。只有让孩子多次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才能应对失败的考验。

    4、不信任自己的孩子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他才会更自信。家长应尊重孩子,放开孩子的手脚,不要过度干涉和妨碍孩子的自主尝试。孩子想“自己来”,就给他空间,让他自己做。孩子没有主动要家长帮忙,无论孩子做成什么样,只要没有危险,家长就不参与。但是在孩子表示需要帮助时,家长也要马上回应,当孩子觉得不需要的时候再停手让他自己做。

    5、在孩子面前很情绪化

    母亲是孩子最亲密的接触者,如果母亲经常怕这怕那,多愁善感,情绪变化无常,自己都缺乏安全感,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做事和生活的态度。只有母亲本人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足够时,才能有自信、稳定、成熟、理智的养育态度,这样既能减少妈妈自己不必要的内心消耗,同时也会带给孩子安全而平和的状态与气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