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中国冶金报社2011年全国记者工作会召开
  • 中国冶金报社2011年全国记者工作会召开

    时间:2011-04-15 00:00:00  来源:  作者:

    本报讯 中国冶金报社2011年全国记者工作会议于3月28日至31日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召开。会议强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明确提出了钢铁行业要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实现“四个转变”,这是全行业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冶金报社“十二五”宣传工作的重点。中国冶金报社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行业主流媒体的功能,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为中国钢铁工业从大到强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和服务。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冶金报社常务副社长陆闻言作工作报告,党委副书记兼副社长陈贵民作发行工作报告,总编辑任静波作采编工作报告。会议由中国冶金报社党委副书记张民培主持。江苏沙钢集团总裁龚盛,第一副总裁、党委书记沈彬,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陈晓东,党委副书记杨石林等出席会议。中国冶金报社各记者站站长、记者等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沈文荣表示,《中国冶金报》是一张非常好的报纸,办得非常有特色。钢铁企业的主要领导通过阅读《中国冶金报》,不仅能了解中央最新精神,又能看到钢铁行业发展的一些信息。同时,通过阅读《中国冶金报》可以知道钢铁工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走势,为我们的发展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中国冶金报》还是一份为钢铁工业发展大声疾呼、为钢铁企业说话的报纸。沈文荣希望中国冶金报社广大记者为钢铁工业的进一步振兴,为我国从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多写一点有分量的文章,为中国钢铁业从大到强在舆论上扫清道路。沈文荣指出,“十二五”期间,沙钢集团将坚持建设绿色钢城的战略基点,毫不动摇地做大做强钢铁主业,着力推进非钢产业发展,实现效益水平、发展方式、科技创新、管控模式、职工队伍素质提升的新突破。龚盛在致辞中表示,沙钢实现持续高速高效发展,离不开《中国冶金报》等新闻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今后沙钢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冶金报》的战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打造共进双赢的新平台。

    陆闻言在题为《坚持“两个转变”,坚持开拓创新,用科学发展观指引报社加快向现代行业传媒转型》的报告中提出, 2011年报社的总体工作目标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今年中钢协四次会员大会的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质量为核心,为推进中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坚持“两个转变”和开拓创新,强化报道的原创性、独家性和引领性,努力扩大报纸影响力,确保报社经济平稳增长。同时,加快新媒体建设步伐,着力转变报社经济发展方式,为实现“两个转变”(即由目前的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向自负盈亏的企业转变,由单一的以纸媒为主的报业经济向以纸媒和数字媒体相结合的传媒经济转变)开好局、起好步。为此,报社对记者队伍提出新的要求:一是报社要以提高响应度为落脚点,加大对新闻信息资源的掌控力度;二是打造一支专家型记者队伍,对行业一些重点和焦点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三是打造复合型记者队伍,融入报网互动的新闻报道形式中,不断扩大《中国冶金报》和中国钢铁新闻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四是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深入采访,写出原创性的好作品。

    陈贵民在所作的题为《为提升报纸的影响覆盖力而努力工作》报告中,围绕报社党建和发行提出了2011年工作目标。报告指出,报社党委将以“抓党建促发展、保增长”为主线,积极开展党员干部岗位职责的公开承诺活动与“创先争优,比、学、赶、帮、超”评比活动。报社党委已作出“远学郭明义,近学身边人”的决定,分期分批地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与模范代表,引导广大采编人员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报道上有本事,理论上过得硬,读者中有影响”的专家型经济新闻工作者队伍,提升《中国冶金报》的影响覆盖力。在发行上,加大《中国冶金报》在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发行力度,同时向民营钢铁及上下游拓展,特别要加大对15万户钢贸商的推进力度。今后几年,报社将在上海、唐山、邯郸、天津等钢铁贸易集中度高的地区进行试点,探索办报、发行、广告运营的新模式。

    任静波作了题为《协力开拓 创新发展 以新的姿态开创采编工作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提出了2011年采编工作的重点: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行业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围绕钢铁行业的中心工作、发展战略和任务、目标,开展报道工作。二是密切关注钢铁行业、企业在转型升级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加强对钢铁行业及产业链上下游行业的关注,加大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深度报道力度。三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更新办报理念,提高报道质量,提升《中国冶金报》的市场价值。四是树立精品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勇于开拓创新,加强报、网、刊互动,打造以产品为龙头的传媒核心竞争力。五是积极探索具有企业化特质的运营模式。报告还提出记者体制和队伍建设需从五个方面加强。

      张民培在总结发言中强调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报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既是一次总结会,更是一次动员会。当前,围绕中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中心工作,钢铁行业发展进入了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挑战。这次会议对如何做好2011年报社各项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任务目标明确,措施安排具体,使广大记者进一步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增强了为中国钢铁业从大到强营造积极舆论氛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报社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记者、编辑凝聚在一起,发挥聪明才智,加大工作力度。报社党委动员广大采编人员在今年钢铁行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任务面前,积极行动,关注行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开展积极正确、追踪探究、深度解读的报道工作;鼓励和引导全行业职工在挖潜增效、克服困难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当前,一些钢铁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困难,广大记者要把行业发展中的问题估计得充分些,进一步研究探索报道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抓好重大、重点报道,不断把报社实现“两个转变”的战略目标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采写出更多、更有影响力的原创性、独家性和引领性的报道,引导行业发展,为中国钢铁业从大到强提供强大舆论支持。

    来源:中国冶金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