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镇江产业集群:远虑与近忧
  • 镇江产业集群:远虑与近忧

    时间:2012-07-19 00:00:00  来源:  作者:

    2012年初,原镇江重点企业、国内最大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制厂家江苏兆伏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兆伏”与另一家位于苏州的同业企业合并,成立了江苏兆伏爱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公司生产规模瞬间翻番,一跃拥有了20万套台智能汇流箱的生产能力。但与此同时,江苏兆伏管理层必须做出一个决定:将公司总部搬离镇江,落户苏州,镇江扬中则设为该公司两个生产基地之一。

    遭遇“双反”的光伏产业,新一轮整合重组势在必行,而区域协同发展对此则起到一种促进作用。在这一轮的整合过后,实现新兴产业销售突破1000亿元大关的镇江得以应对行业风向之变。但跨区域整合背后暗藏的区域争夺战,让相对不占优势的地方政府发展产业集群难度进一步加大。镇江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江开发的深度推进,区域经济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对镇江市参与区域竞争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身处苏南强市之侧的镇江,经济发展势头一直不错,近年来一直处于追赶苏锡常的阶段。以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上市企业的数量为例,2012年镇江与苏州的差距是37件与54家,与无锡的差距则为30件和58家。

    借力还是自强,这似乎需要更为认真的权衡。如何在依托跨区域合作发展的同时留住本土产业优势资源,镇江开始了系列积极的动作。

    地区经济相对论

    翻开镇江“十二五”规划,我们可以看到2010年镇江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12亿元,占全市GDP的56.8%,民营经济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尽管如此,对“参与区域竞争”感到“压力加大”?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认为,镇江的江苏兆伏和苏州的江苏艾索合并的背景就是为了实现“1+1>2”的效果,双方的业务有着较强的互补性,这也预示着两家企业合并后的融合程度将非常高。

    这种产业集群战略已经成为了镇江一个时期内发展的核心思路。2011年,镇江26个产业集聚区实现销售额2440亿元,实现利润133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额的48.64%和44.63%。在良好的发展态势下,可以看到,镇江的产业集群战略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比如,从目前为主要形式的空间集聚发展为众多企业相互分工合作的产业链条,从而更好地发挥集群的学习效应、溢出效应,更好地实现“1+1>2”的创新力。

    但在镇江5万多家中小企业中,知名品牌企业和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与同属苏南地区的苏州相比仍存在差距。2010年,镇江亿元以上企业639家,分别比常州、扬州少483家、429家;50亿元以上企业8家,比常州少4家。

    镇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周毅告诉本刊记者:“在对外开放程度方面,镇江较其他各市也存在着差距。”据2011年统计数据,镇江的外贸依存度2010年仅为27.8%,而这一项上苏州高达201.0%,无锡为71.5%。

    产业集群实验

    在与“苏锡常”的区域竞争中,镇江要想走出洼地,提升自己经济综合竞争力,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则是最有效的战略方式。

    中国丹阳眼镜产业园是镇江产业集聚发展的典型样板。产业园内分工精细,协作配套健全,眼镜生产所需的各种原辅材料及配件,基本可以就地取材,形成了眼镜原料配件、镜架制造及电镀、镜片生产、眼镜机械、印刷包装等完整的产业链。

    这个位于司徒镇规划总面积为5.36平方公里的产业园,现有眼镜生产企业720余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年产镜架近1.2亿副,占全国生产总量1/3;年产光学玻璃及树脂镜片2.5亿副,占全国生产总量70%以上、世界总产量40%以上。

    “特别是年成交额30亿元以上、位列全国三大眼镜专业市场之一的中国丹阳眼镜城,为产业园提供了畅通的市场渠道和信息桥梁。”周毅告诉记者。

    事实上,近年来,工业集中布局且突出主导产业,已经成为镇江经济建设的广泛共识,“集聚集约”正在成为镇江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在镇江“十二五”规划中,我们看到,近年来,镇江还重点打造了工程电器、重型装备、森工产业园、船舶及配套等产业示范园区,培育了航空产业园、光电子产业园等一批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地。在推进“5151”培育工程即5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10亿元企业四个层次进行梯次培育中,镇江旨在培育一批龙头型大企业、大集团,逐步形成产业体系构架完整、产业上下游配套紧密、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产业链发展体系。

    在产业发展中,镇江更加关注园区产业定位、产业布局规划、产业链招商、产业配套服务业发展、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更加注重产业创新能力。

    2011年,镇江25个产业集聚区实现销售2440亿元,实现利税218亿元,实现利润133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额的48.64%、46.98%和44.63%。

    随着产业集聚的形成,品牌形象不断提升,涌现出行业领先、“单打冠军”、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单位,同时也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中国家纺名镇等区域品牌收入囊中。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