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落实十二五产业规划,新引擎引领四地经济转型
  • 落实十二五产业规划,新引擎引领四地经济转型

    时间:2012-01-10 00:00:00  来源:  作者:

    2011年,我国区域战略规划密集出台,已经基本覆盖我国大部分省份。如果将产业规划与区域优势结合,打造出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优势代表产业,将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随着2012年“十二五”规划的逐步落实,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必将出现重大转变。在这方面,北京、上海、深圳走在了各地前面,先后确立了新的经济增长极。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领跑经济增长

    文化产业作为先导型国家支柱产业,是“十二五”期间,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大力扶植的行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服务贸易发展的30个重点领域,其中与传播文化产业相关的有五个:包括教育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广播影视服务、新闻出版服务、广告服务等。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渐渐兴起,当前,不少地区都有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未来地区的支柱产业的产略规划。但真正能向产业发展需要条件。北京是文化中心,高校集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坚实的基础。

    据北京市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674.1亿元增加到1697.7亿元,占北京生产总值比重从9.7%提高到12%;年均增速高达20.3%,领跑首都经济发展。北京市发改革委预计,2012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将突破万亿元大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占首都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文化产业近几年的年均增长幅度都在16%至20%左右,超过GDP的增长幅度,其中影视娱乐、动漫产业、网游等领域可重点关注,预计到2015年,文化产业的规模将达到2.85万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表示,文化创业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也已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金融、财税、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支持。

    梅松透露,预计到201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3000亿-40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5%-20%,占全市GDP比重将达到20%左右。

    而北京市政府也围绕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引导和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度、力度与方式,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北京将继续完善与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主要包括:制定《北京市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十二五”规划》、《北京市关于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依法加强对文化科技发展的规范管理;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府采购制度,优先购买本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成果转化的政策,制定和完善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政策,强化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效衔接,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加强对重大技术和装备引进的管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种违法侵权行为。

    此外,北京辖内各有关部门,为共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从文化金融政策督导机制的健全,到文化金融创新引导机制的推进;从文化金融银政合作机制的落实,到文化金融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而在金融支持方面,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11月末,全市中资银行文化创意产业贷款余额406.2亿元,同比增长77.3%,有效满足了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需求,有力促进了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与文化创意产业同步快速发展的,当属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初步建立。

    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11月末,北京市各银行自主设立或认定的文化金融特色支行、专营机构近30家;累计推出面向文化创意企业的信贷产品27种,北京银行“创意贷”、交通银行“智融通”等特色产品已经成为国内文化金融领域的标志性品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