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文化创意产业潮涌北京
  • 文化创意产业潮涌北京

    时间:2017-05-16 07:39:47  来源:  作者:杨倩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之势正如日中天。

    据悉,近日闭幕的第六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已达成786.85亿元人民币交易量,比上届增长65%,其内容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交易、艺术品交易、文化创意集聚区建设和入驻、银企合作等协议。

     文博会已经举办6届,前5届文博会累计吸引了225万人次参加,达成投资项目及意向签约共1347个,金额达1777亿人民币;其中境外的项目206个,金额为270.9亿元。

    据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副会长、秘书长孟海东介绍,文化创意产业有九大领域,包括动漫、网游、影视、演艺、音像、传媒、视觉艺术、雕塑、广告装潢等板块。2010年的中国演艺市场票房达108亿元,影视市场为100多亿元,网游、动漫市场则将近千亿元。

    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从2005年开始兴起,2010年的产业增加值从674.1亿元增加到1692.2亿元,年均增速超过了20.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9.7%提高到了12%。现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第三产业中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产业优势集中

    提及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孟海东指出,首先,从总体上来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上可以说在全国独占鳌头。一组数据很能说明北京的优势: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1692.2亿元,占地区GDP比重是12.3%,为全国最高。而同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是2524亿元,占GDP比重为5.6%。上海市的增加值为163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为9.6%。

    其二是产业结构优势。在文化创意产业的九大领域中,北京的软件、网络、计算机服务、还有古玩、艺术品交易,都在全国名列前茅。

    其三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主体。“投资主体一般都是国有,还有非公和混合的所有制单位,北京则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孟海东说。

    此外,北京人才优势显著。尽管文化创意产业普遍缺乏复合型的人才,但是相较其他省市来说北京还是人才荟萃。相关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8%,2010年底达到了122.9万人,创作、策划、管理和投资经营等方面的人才种类不断丰富,层次有所提升。

    天时、地利、人和,共同营造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局面。

    需更上一层楼

    虽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需要努力的空间。

    孟海东指出,第一是市场化的程度不高,产业化的进程还不够快,企业组织化的程度也不够高。现在北京市各类文化创意企业有5万多家,但是规模以上的企业仅8千余家,市场化的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第二是行业的发展不平衡。文化内容的产业低速发展,并且所占的比重偏低,诸如新闻出版业、广播电影、电视增加值等仍需加速发展。

    第三是产业集聚不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市一级的有30多家,集聚区收入增长高于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增速,但是其总体的比重偏低,而且产业定位同质化也比较明显,各集聚区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分工协同与协作网络。

    第四是资源的利用不足。北京市虽然集中了全国有实力、有影响的中央文化机构、博物馆等等,但是文化资源的转化效率还有待提高。“首都文化领域的资产规模已经在两万亿元以上,但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总资产仅为8千多亿,而且总资产的周转率相对比较低,这些方面都还有待加强。”孟海东说。(杨倩)

    来源:国际商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