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中组部启动国内人才“万人计划”
  • 中组部启动国内人才“万人计划”

    时间:2012-07-25 00:00:00  来源:  作者:

    中组部人才局副局长宋永华7月22日透露,国内人才“万人计划”已获得国家批准,即将发布实施。该计划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相对应,但是面向国内,可谓是高端人才国产化的计划。

    宋永华是在上海参加高校创新型人才引进与培养交流会时透露上述消息的。数据显示,各大高校是“千人计划”的最大受益者。2008年底,中央制订实施“千人计划”,目前已分7批引进2263名海外高等人才,其中创新人才1818人,创业人才445人,到高校工作的1168人,而在实施千人计划之前,全国高校到2008年底引进正教授不到30人。

    “"千人计划"使得中国高校在某些方面具备了和美国竞争的机会”,与会的东部沿海某985高校副校长对记者感叹,该计划在政策、资金和科研条件等方面的力度之大,对吸引顶尖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

    另据不完全统计,从事科研创新的千人计划专家共承担实施国家地方科研项目2886项,总额达到153亿。2012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专项70立项中,千人计划专家担任首席科学家有18个,占25.7%,在自然科学等杂志发布重要论文50多篇,部分千人计划专家在承担生物科学、量子计算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

    但是“千人计划”在实施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中西部地区引才仍然不易,不止一位中西部院校的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即使同样支付30万年薪,人才还是愿意到北上广。要中西部院校拿出更高的报酬既不现实,也很可能还是没效果。

    其次,海外人才引进后如何“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也对高校现行的学术及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比如引进的海外人才要不要讲课,还是光让他们做研究?他们的研究课题是专攻国际学术前沿,还是结合中国实际讲究“经世致用”?在海外人才的管理上,究竟是采用高校原有的制度还是另设一套?

    在海外引才方面全国先行的上海财经大学创设了“常任轨”制度,对海外引进的常任轨老师进行三年中期考核和六年终期考核,主要依据是国际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但这种双轨人事管理,是否要配合以薪酬体系的双轨制,却令校方举棋不定:要在充分激励海归人才和稳定现有师资队伍中求得双赢殊非易事。

    几年的实践还发现,千人计划也难免沦为高校竞争论文发表的工具。仅在22日的会议上,就有多家高校给出了国际论文发表排名,算不算海外作者、是否剔除第二单位等依据稍微改变一下,都会使相同年份的排名大相径庭。

    即将实施的“万人计划”,有助于绕开上述难题。根据中组部会同有关部委制订的实施方案,“万人计划”将高层次地覆盖国内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大领域、创新和创业两大类型的一流人才,意在通过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支持一批拔尖人才,培养一批领军人才,造就一批杰出人才。

    另据记者了解,为了避免 “国产化”人才培养和使用中的地方主义,中组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万人计划”工作小组,直接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万人计划”将成为其今年的一项重大任务。(作者:李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