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国土部将建立土地市场月度报告制度
  • 国土部将建立土地市场月度报告制度

    时间:2017-05-09 10:10:53  来源:  作者:叶开

    地方土地市场将成为房价调控的“主战场”之一。未来地方有关土地出让的情况,将会被及时送达国务院。

    一位接近国土资源部的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宏观经济的复杂性增大了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为了研判土地市场走势,确保调控政策落实到位,国土部将建立土地市场月度报告制度,及时将土地供应和地价变化态势按月上报国务院。

    为此,国土部要求地方督促各市、县及时将《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合同》和《国有划拨用地决定书》通过监测监管系统及时报备,以确保分析数据及时、准确。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稳房价;同时,在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两难”处境下,国土部确定今年要把保护耕地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保土地供应

    土地市场的一举一动之所以备受关注,缘于前者对于房价的重要作用。土地供应一旦不足,地价就会上涨,市场就会预期未来房源供应不足,进而导致房价上涨。

    甘藏春指出,我国政府主导着经济增长,这一点在地方尤为明显。现阶段,特别是地方政府强势主导经济的模式下,仅依靠货币、财政政策,难以完全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土地参与调控优势在于我国的土地制度。

    截至目前,国土部尚未发布2011年全国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在地方上,北京已率先公布2011年度供地计划,其中住宅供地计划为2550公顷,廉租房及公租房用地300公顷。

    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各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和新疆建设兵团住房供地计划18.47万公顷,实际完成12.54万公顷。

    虽然相比2009年,去年实际供应土地增加不少,但从计划完成情况看,全国住房供地计划实际上也不过完成了67.9%。

    对于造成这种落差的背后原因,国土部土地利用司司长廖永林透露,有些地方由于是第一次编制供地计划,没有经验,加上时间要求紧,只是将市、县上报的计划数简单汇总,没有严格审核把关;有的地方在计划编制过程中沟通协调不够,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与住房建设计划脱节;有的地方不是从实现地方土地市场供求平衡的角度去制定计划,而是从多争取用地指标、多争取国家配套建设资金的角度去制定计划,导致计划脱离实际,落实难度较大。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