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首批两型企业试点方案全部递交工信部
  • 首批两型企业试点方案全部递交工信部

    时间:2011-04-07 00:00:00  来源:  作者:

    3月16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正式颁布。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便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

    数字看似简单,但这绝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如何将建设“两型”社会落到实处?对于任务艰巨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来说,就是积极创建“两型”工业体系,会同财政部和科技部从重点行业“两型”企业创建试点工作抓起,组织开展“两型”企业认定标准和鼓励政策研究。据悉,全国第一批试点企业基本都已经向工信部递交了试点方案,工信部正在审查评估中。

    构建“两型”工业体系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综合处处长刘文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为将创建“两型”社会落到实处,工信部从去年年初就提出要创建“两型”工业体系。

    工信部前部长李毅中专栏在去年底发表文章指出,必须加强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促进工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措施上,李毅中提出,要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推动形成清洁、节约、循环、低碳的新型生产方式;加快推进“两型”工业园区发展;大力推进“两型”企业建设;强化“两型”工业技术创新和应用;注重以信息化推进工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同时工信部将会同或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努力,加快建立工业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作为衡量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指标,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作为编制工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进一步完善推进“两型”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建立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政策机制。

    试点“两型”企业创建

    据了解,工信部构建“两型”工业体系的行动首先从实施创建“两型”企业入手。

    2010年4月,工信部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的通知》,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工信部、财政部和科技部决定在工业领域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

    “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在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产生量大的重点行业,选择一批有代表性、基础较好、产品结构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单位产品能耗、污染物排放和资源综合利用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的企业,开展“两型”企业创建试点工作,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和提高产出效率为目标,通过二到三年的努力,成为行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先进典型。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考虑在全国工业领域广泛开展“两型”企业创建活动,引导工业行业和大多数企业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之路,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刘文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2010年12月,工信部下发了《关于印发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要求及试点企业名单第一批的通知》,工信部联合财政部、科技部开始了第一批“两型”企业创建试点工作,在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认真评审的基础上,确定了第一批试点企业。

    “第一批试点企业共选取了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石化、建材、轻工、纺织、电子信息通信、汽车及机械装备等九个行业的共121个企业。”刘文强说,对于首批入围的试点企业采取自愿申报和重点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通过地方、行业协会进行推荐;各地区、行业协会根据当地的企业概况、水平及研发能力、近三年能源资源消耗情况和废弃物排放及综合利用情况以及企业管理能力等,重点推荐二至三个企业。“对于这项试点工作,很多企业都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刘文强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