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提高工业发展效益
  • 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提高工业发展效益

    时间:2012-05-31 00:00:00  来源:  作者:

    核心提示: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要以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为核心,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培育品牌、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着力点,建立健全“部门指导、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监督”的质量工作体系,形成“国家与地方、部门与行业、企业与社会”合力推进质量和品牌建设的新格局。

    在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被重点提出。

    《规划》强调,要正确处理好工业增长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重大关系,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改善工业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环节则是“提升产品质量,加快品牌培育”。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解读《规划》时表示,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是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善工业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

    实施质量品牌战略,需要找准着力点,加快产品质量建设与自主品牌培育,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机制,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协同推进的合力机制。

    找准着力点 三方面重点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持续向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制造水平日益提高,产品质量显著提升,一批知名品牌脱颖而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与此同时,受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制约,我国工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例如总体发展不平衡,部分产品质量差、档次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部分技术标准水平低、结构不合理,贯彻实施不力;产业基础差,创新能力不强;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基础能力建设投入不足,监管机制不健全等。要改变这种现状,切实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要加快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

    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是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构建工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对增强我国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规划》要求,到“十二五”末期,我国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要迈上新台阶,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食品、药品、纺织服装等民生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要进一步提高。

    这些目标与工信部近日发布的《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一致。要实现上述目标,加快实施产品质量与品牌战略,就要以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为核心,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培育品牌、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要从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三个方面重点推进。

    在提升工业产品质量方面,要通过健全质量发展政策与规章制度,提高产品质量发展的地位,改善政策环境;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促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达标;开展关键基础产品质量攻关;推动重大装备可靠性提升。

    在加强品牌培育方面,要支持企业通过研发核心技术,改进产品外观设计、包装质量与售后服务等,不断提升品牌的质量形象与市场竞争力;引导优势企业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通过建立品牌培育评价机制,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宣传,加快产品开发和品种创新,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断提高质量信誉和品牌影响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