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陕西加快构建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实现高质量发展
  • 陕西加快构建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实现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9-01-16 00:00:00  来源:  作者:

    近年来,陕西省科技厅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双创”作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和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企业内创提质增效促转型、院所自创融合创新促发展、高校众创激发活力促转化,加快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近日,陕西省科技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史高领先生在陕西省完善孵化创业体系,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陕西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98家(其中国家备案7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83家(其中国家级31家),孵化面积超过500万平米。省科技厅以奖励、后补助等形式给予孵化载体建设及创新创业项目支持资金超过4000万元。已经孵化科技企业达到230家,这些企业的市值超过200亿元。

    目前全省400余家各级各类孵化载体累计毕业企业超过4000家,超过120家高成长性企业在主板、中小板、新三板等挂牌、上市,服务的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超过1.4万家。“投资+孵化”已成为众创空间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西安交大一八九六科技双创基地等10余家众创空间由投资机构直接建立。2017年,参与统计的213家众创空间中,746个团队和企业在众创空间的帮助下获得了投融资,投资总额12.15亿元,其中社会资本投资7.67亿元,占到投资总额的63.13%,众创空间自身投资3.51亿元,占到投资总额的28.89%;另外,众创空间还帮助1069个入驻团队和企业享受财政资金支持1.67亿元。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凸显,截至目前,基金到位总额5.592亿元,设立子基金15支,规模达44.83亿元,放大效应超10.48倍,累计投资企业234家,其中,15家挂牌新三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1家。

    据介绍,目前全省400多家孵化平台中,一半以上是专注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的众创空间、孵化器,聚集了一批研发服务、分析测试、检验检测等各具特色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催生了一大批以创新为内容的科技型企业。2017年,全省众创空间内共有5500余名专兼职创业导师服务创业者,举办创新创业活动累计达到6726次,开展创业教育培训3761场,开展国际交流380次,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员、大学毕业生群体投身创业,参与统计的213家众创空间吸引到超过2800名大学生、170名留学归国人员、1500名科研人员、460名原大企业高管和1208名连续创业者在其中创新创业。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以西安高新区创业咖啡街区、曲江创客大街等为代表的众创空间集聚区推动了创新创业资源的高度聚合,成为全省创业文化高地。民营性质众创孵化载体成为主力军,全省众创空间中由民营企业建立的众创空间130余家,占总数的60%以上。国有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的众创空间达到65家,占到众创空间总数的30%,带动了西电集团、陕煤集团等大型国企积极参与双创,中电科20所、39所、中联西北院等1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众创空间。

    陕西不断培育壮大各类众创孵化载体,以奖励、后补助等形式支持众创空间、孵化器发展,支持各类社会主体举办科技创新创业类专业大赛,通过以赛代评的方式给予获奖项目经费支持。与省国资委联合启动省属企业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激发省属国有企业内部创新创业活力,认定神南煤炭众创空间和创联电子众创空间为首批省属企业专业化众创空间;创新性推广“一院一所模式”,发挥科研院所技术和产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优势,西安光机所的孵化模式是开放办所、专业孵化、择机退出、创业生态;支持组建成立了陕西省创新创业联盟、陕西创业学院,加强全省双创载体、高校院所、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的交流,提升全省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对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和动态管理,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奖惩,引导其提升自身建设和孵化服务能力。支持建立20家左右的示范众创空间,鼓励有实力的孵化器建设分园或分孵化器,促进先进孵化模式和科技服务的输出和辐射。(记者 张海燕)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