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马铃薯产业助国内多个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马铃薯产业助国内多个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时间:2012-09-04 00:00:00  来源:  作者:

    经过多年实践,甘肃、贵州、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区在其多个贫困地区实施的马铃薯产业项目,逐渐让曾经饱受贫困折磨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来自甘肃、青海、内蒙古、贵州、宁夏等多个全国马铃薯种植重点地区的专家,及国际马铃薯中心植物病理研究室学者参加了日前在甘肃渭源县召开的全国连片特困地区马铃薯种薯产业研讨会,围绕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展开了讨论。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司长海波介绍,我国的连片特困地区大多在山区和干旱地区,气候冷凉或缺少降雨。马铃薯在这些地方广泛种植,它既是贫困地区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又是环境资源利用的优势作物和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

    据介绍,2010年,甘肃、贵州、内蒙古3省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均达900万亩以上,四川、云南两省各约750万亩,重庆、陕西、宁夏、黑龙江4省区、市也都在300万亩以上。马铃薯已成为这些地方主要的农作物和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及扶贫产业。

    甘肃省扶贫办主任沙拜次力表示,2011年,仅甘肃渭源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就达40万亩,总产值达4.6亿元,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135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不仅仅是渭源,马铃薯也成为甘肃漳县、岷县,贵州咸宁县,宁夏西吉县等多个贫困地区的致富薯。这些地区还通过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发展加工产业,吸纳了近5000万农村劳动力及200万城镇人员就业。

    针对甘肃等地马铃薯选种、育种、种植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国际马铃薯中心植物病理研究室主任格雷戈里·艾伦·福布斯建议引进新的品种,选育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施肥以及标准化和规模化种植等,将成为确保马铃薯生产安全的重要法宝。海波表示,随着马铃薯新品种、脱毒种薯和地膜覆盖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马铃薯在我国贫困地区的生产能力还将继续增加,有望成为带动这些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柱性产业。

    来源:国际商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