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巨头跑马圈地抢市场,啤酒行业加速分化
  • 巨头跑马圈地抢市场,啤酒行业加速分化

    时间:2017-05-09 17:49:45  来源:  作者:王霞

    日前,粤海旗下的金威啤酒00124,HK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7.69亿港元,同比下降13.8%;上半年亏损达1.016亿港元,啤酒销量下滑16.2%至39.8万吨。而另一家啤酒企业珠江啤酒002461,SZ上半年营业收入14.63亿元,同比仅增0.65%;净利润4422.07万元,同比下降25.39%。惠泉啤酒600573,SH上半年营业收入3.88亿元,同比下降14.90%;净利润为亏损2567万元,同比下降190.1%。而此前公布半年报的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各大啤酒巨头和中小型企业运营有加速分化之势。

    牺牲利润保份额成常态

    方正证券分析师张保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啤酒行业盈利欠佳同时受到成本上升的影响,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是行业竞争激烈,现在啤酒巨头还处在抢占市场份额阶段,各大啤酒企业不断斥资“跑马圈地”,市场推广成本巨大,牺牲利润保份额成为常态。

    不仅如此,受制于行业特征,与白酒相比,啤酒的利润也相对较低。

    一位不愿具名的酒业分析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是中高端白酒,利润空间丰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白酒产品在历史底蕴、文化上比啤酒占优势,并且我国有喝白酒的刚性需求。

    啤酒行业仍处整合期

    张保平告诉记者,啤酒企业入门门槛较低,现在行业内还有400多家企业,但是只有龙头企业能盈利,很多中小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啤酒行业的集中度还有待加强,也正处于整合期。但他同时表示,行业整合不会很快,可能快则3年慢则5年的时间,同时对很多小企业的收购很难改变亏损状态,因此现在像青岛啤酒等企业对收购也比较谨慎。

    “因为收购整合涉及到地方上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涉及到地方税收、企业职工的安置等,因此要进行快速的收购没那么容易。”张保平表示,“之前华润雪花不论是对中等规模还是小规模的啤酒厂都进行收购,而年产在10万吨以下的啤酒厂基本是在亏损的,要盈利也比较难。”

    张保平表示,青岛啤酒现在基本只收购年产10万吨~20万吨左右的中型啤酒厂,这样可以保证一定的利润。

    对此,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并购战的深入,优质并购标的逐步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巨头们也选择自建酒厂来扩大市场份额。记者注意到,珠江啤酒在前不久披露投资2.8亿元在梅州进行扩产,其首期工程为每年20万吨。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