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肉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
  • 《肉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

    时间:2012-03-13 00:00:00  来源:  作者:

    日前,国家工信部发布了《肉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描摹出了“十二五”我国肉类工业的蓝图:到2015年,肉类总产量达到8500万吨。规模以上肉类工业企业数量达到5000家,占行业内企业总数的比例达到50%,工业总产值达到9000亿元,年均增长12.4%,销售额占全行业市场交易总额的80%左右。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集团达到10家以上。

    机遇挑战并存

    《规划》表示,“十二五”时期,肉类消费需求稳步增长,特别是农村的肉类消费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为肉类加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再加上为解决肉类工业的原料供应问题,国家在发展农牧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保障肉类工业的原料供应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但同时,由于资源环境约束增强、食品安全形势更加严峻等因素,“十二五”期间,肉类工业将在增供应、稳价格、调结构、保安全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面临多重挑战。

    稳定供应难度加大。“十二五”期间,预计肉类食品消费需求将年增140万吨左右,肉类原料稳定供应面临挑战。

    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也将影响肉类原料稳定供给。“十二五”期间,我国粮食安全特别是饲料资源将继续对畜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蛋白饲料原料供应不足仍将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还存在牧区载畜量猛增造成的草原生态环境破坏需要恢复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周边环境污染有待治理等问题。

    产品结构亟待调整。目前,我国冷加工及冷链物流设施不足,白条肉、热鲜肉仍占全部生肉上市量的60%左右,冷鲜肉和小包装分割肉各自仅占10%,肉制品产量只占肉类总产量的15%,与发达国家肉类冷链流通率100%、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比重50%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目前,肉类加工的产业集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较低,80%以上的企业还处于小规模、作坊式,手工或半机械加工的落后状态,具备必要的产品检测能力、能够采用现代技术装备、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企业数量较少,肉品质量安全存在着诸多隐患。

    再者,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由于大多数肉类工业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和投资能力较低,节能减排措施难以落实,大量畜禽皮、毛、骨、血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大。

    两大目标

    为应对“十二五”时期将面临的挑战,《规划》明确了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的目标。《规划》表示,将在稳步发展猪肉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禽肉和牛羊肉生产。到2015年,猪肉、禽肉、牛肉、羊肉、杂畜肉的产量分别占比分别为63∶21∶8∶5.9∶2.1;积极发展冷鲜肉加工和肉制品生产。到2015年,县级以上城市热鲜肉销售比例降到50%以下,冷鲜肉占比提高到30%。肉制品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17%以上。

    而产业结构也将得到调整。《规划》指出,到2015年,全国手工和半机械化生猪屠宰等落后产能淘汰50%以上,其中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力争淘汰80%以上。屠宰加工企业进一步向畜禽主产区转移。

    食品安全近年来一直是人们异常敏感的话题。肉类更是人们每天都要接触的食品,因此,保障肉类食品安全更显得迫切和紧要。针对肉类食品安全问题,《规划》明确:到2015年,大中型肉类工业企业全面建立ISO9000、ISO22000等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肉类冷链流通率提高到30%以上,冷藏运输率提高到50%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降至8%以下;肉类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不合格产品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