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增值税过高,如何通过税改拉动内需?
  • 增值税过高,如何通过税改拉动内需?

    时间:2017-05-10 17:57:29  来源:  作者:杨柳晗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实施结构性减税”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接近9万亿元,达到89720亿元,比上年增加16509亿元,同比增长22.6%。与此同时,财政收入首超10万亿元,达103740亿元,增长24.8%。两项指标远远高于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去年GDP增速为9.2%。

    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4日称:“联想电脑在国内没办法卖得不贵,有17%的增值税必须加到价格里,但产品毛利率只有15%。”此外,相当部分企业也反映我国的增值税过高。

    如何推动我国的增值税改革以减轻企业负担?如何真正实现结构性减税呢?通过税制改革是否可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转型?针对以上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今天邀请三位专家学者为大家解答。

    政府开支大影响税改

    NBD:最近,国内部分企业反映我国增值税税率过高,如何推动增值税改革以减轻企业负担呢?

    贾康:从企业来说,当然是税负越低越好,这种话我经常听到。现在已经看到总体的方针,结构性减税也在实施。重点首先就是放在增值税替代营业税,增值税本身总体税负的减少,应该还是在继续研究。我们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会明白了,并没有提到增值税本身怎样怎样,增值税替代营业税就是改革的方向。

    谢国忠:把营业税改成增值税是有一定减税意义的。对于国内部分商品卖得比国外贵,增值税高是一部分原因,但不是全部的原因。政府的税制改革要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要有一个量,而国外一般减税都说减多少。我们是提了很多这个那个,如果真正去算一下,你会发现其实数字很小,对经济是没有意义的。

    中国的增值税改革很困难,因为核心问题是政府开支很难在短期内缩减下来。

    孙立坚:在中国制造的很多商品,在我们国内卖得反而比国外贵。按道理说,明明是在中国制造,我们增加了物流成本,卖到国外应该更贵一点,但现在的情况却是相反的。这与中国税收制度的不合理是有密切关系的。

    联想这样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取盈利的空间,而其他民营企业就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他们的盈利能力是非常脆弱的,他们没有像联想这种大企业转嫁成本的能力,所以,在税负降不下来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退出产业、退出实体经济去做高利贷等。中小企业所在的行业往往是残酷竞争的,不像联想那样可以依靠品牌。在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只要有企业想稍微提高价格,竞争对手立刻会把这个企业的客户抢走,所以根本抬不了价格。更深的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在成本提高而价格很难提高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只有从成本上考虑,而劳动力成本提升以后,再要降下来就很困难了。

    其实,我们可以考虑给员工涨了工资的企业减少相应的税收,这样能够保证民营企业在成本和收益中有一个利润空间存在。否则,就会出现产业资本退出产业去搞虚拟经济,这个是很危险的。如果大家都要求减税而国家却没有足够的财力进行减税的话,首先呐喊的就应该是中小企业。

    应对垄断利润高征税

    NBD:如何才能实现结构性减税?

    贾康: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结构性减税并不代表我国税收改革任务的全部,资源税、房产税等方面的改革,很有必要得到统筹规划和设计,和各种结构性减税措施良性结合、相辅相成。上海从2012年1月1日起先行先试的增值税扩围改革,就是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减税举措,我们应在试点取得一定经验后积极扩大覆盖面,直至最终对市场全覆盖。

    谢国忠:结构性减税是有难度的。从整个税收负担来说,从政府花钱来说,在经济上所占的比例,一定是在增加而不是在减少。目前谈到的问题,还看不出有趋向性。如果现在政府开支要增加一万亿,最终是不要增加,而是去减这个一万亿,经济就会好很多。

    过去十年,在提高消费方面没有本质性的改革,本质性改革必须定量。现在全世界搞税收改革都是有个量,政府要搞改革就要有个量,就是减税要具体减多少,要展示出来这个钱是怎么跑到老百姓身上去的。税制改革是很困难的,要改革的话,给企业和家庭减少的负担,政府要说出一个数来,对提高内需的效果是由这个数来决定的。

    孙立坚:结构性减税就是税的总量不减,而对有条件的地方征税,去补贴那些生存困难的、需要减税的地方,我觉得这种功夫是要下的。结构性减税牵涉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税的公平,如果多劳反而是得不了,而是去减那些明明是可以多劳创造收入、却依靠吃国家老本来生存的企业的税,这样的结构性减税就是一种“养懒人”的现象。另一方面,依靠垄断、不需要付出劳动就能获得很大收入的,对这样的垄断利润要给予很高的税收。对那些盈利能力很弱、在最极端残酷的竞争市场生存的中小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