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中国百货业特色之路好说不好走
  • 中国百货业特色之路好说不好走

    时间:2012-01-05 00:00:00  来源:  作者:

    美国纽约的梅西百货、法国巴黎的老佛爷百货……当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中国消费者,被国外这些百年百货店的特色商品、周到服务和品牌魅力所吸引时,他们也对国内大中型百货店“千人一面”的经营局面发出了质疑:中国的特色百货店在哪里?

    在近日由中国纺织报、服装时报主办,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等机构协办的2011 中国百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快速发展的中国百货业,眼下正面临着定位模糊、产品雷同、品牌不响的尴尬处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百货业的经营业态、发展模式等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服装业是百货商场主角的现状一直没变,特别是当电器、家具、灯具等大综商品自建销售渠道后,百货商场作为纺织服装商厦的功能更加强化。

    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彭桂福就说,今天,消费者已形成了买电器去苏宁、国美,买家具到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的思维定式。但买“衣”去哪里?只能去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消费不明白的百货商场。他认为,市场强势的服装终端应该是这样的:卖自主品牌的商品、价格合理、质量优、服务好、放心购买和消费、有问题可以协商处理、永远不给消费者“我买亏了”的感受。这样的服装终端有吗?

    缺乏差异化经营

    现阶段,中国百货业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高级经济师曹立生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字: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大型百货商场呈不断上升之势。其中,1991 年只有94 家,1992 年增加到150 家,到1995 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624 家。至上世纪90 年代末期,中国大型百货店数达到了千家左右。进入21 世纪以后,单体百货店的面积不断扩大。但遗憾的是,在中国这么多上规模的百货店中,进行商品差异化经营的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与百货店普遍采用连营模式、靠保底扣点盈利有关,即不管进店商品一年的销售能达到多少,其供应商均要按照约定的销售额向百货店返利。

    曹立生说,保底扣点盈利模式,的确降低了百货店的经营风险,但也使百货店因此放弃了对商品的所有权和价格定价权,使百货店商品差异化成为一种奢望,商品同质化日益上升。不仅如此,这种盈利模式还使零供关系矛盾突出,店大欺客问题严重。以北京市场为例,对于那些有钱并且只钟爱高档服装和奢侈品的消费者来说,赛特、燕莎、新光天地是首选;对于那些也爱名牌服饰、但又考虑经济支出的消费者来说,近些年来出现的奥特莱斯常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但对于更多的喜欢在中高档百货商场来选择心仪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面对装潢越来越高档的店铺和价格越来越高的同类商品、品牌及相似的陈列,他们却常常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赢利模式带来弊病

    在此次论坛上,与会专家还认为,我国百货业这种保底扣点盈利模式,还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百货商场自身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弱,其经营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进店品牌商品的竞争力。其次,忽视对高级买手和专业销售人员的培养,致使商场在引导和创新消费上能力上不强。目前,我国大中型百货店的销售人员主要由商品供应商的促销人员构成,他们不能提供有特色的服务。第三,经营模式简单,缺乏特色,形形色色的打折、返利、店庆和节日以及与团购捆挷在一起的购物卡等,是其扩大销售,吸引消费者的主要手段之一。除此之外,忽视80 后、90 后这些正成为时尚消费主流人群的需求,也是眼下国内百货业的发展软肋。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