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棉价外低内高,国内纺织企业雪上加霜
  • 棉价外低内高,国内纺织企业雪上加霜

    时间:2012-07-24 00:00:00  来源:  作者:

    在面临国际廉价棉花的重重包围时,国家的临时收储托市政策也显得捉襟见肘。日前记者发现,国内外棉价差约为4500元/吨,最高价差更是达到5600元/吨。高成本让本就不振的纺织企业再次雪上加霜。

    “棉花占到纺织企业成本的百分之六七十,国内外棉高价差严重削弱了我国纺织企业的出口优势。”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棉花经济分析师刘成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述。

    高价差导致进口棉受捧

    根据中国棉花协会刚刚发布的5月形势月报,扣除滑准税后的进口棉折人民币15366元/吨,较同期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棉19086元/吨已经低近4000元/吨。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这一价格差还在继续扩大。

    几乎包括刘成在内的众多业内人士都有这样的感慨:一般情况下进口棉比国内棉便宜1000元算是常态,尽管2009年金融危机时也曾出现过两者价格的异常倒挂,但4000元至5000元如此大额的价格差过往就从未出现过。

    为何出现如此之大的价格差呢?

    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主要有两个因素:全球棉花增产背景下国际金融危机的加剧以至供需严重失衡,包括棉花在内的大宗商品出现了金融危机之后范围最广、幅度最大的一次下跌,当前美棉价格比去年同期下跌接近50%;而去年9月至今年3月中国政府的收储托市,不仅稳定了国内棉价,亦部分稳定了国际棉价。

    这一临时收储政策最终以19800元/吨的价格收储了312.5万吨的皮棉,占到国内产量的一半,使得去年年底至今年3月左右国内标准棉价格一直稳定19300元/吨至19600元/吨。

    相比较,美国棉的报价为14416元/吨,澳洲棉为15148元/吨,乌兹别克斯坦棉为15280元/吨,印度棉为13810元/吨。“国内企业受困于国产棉高价位、低质量、高运费才更多转为进口棉。”在刘成看来,国内企业进口国际棉是不得已而为之。

    根据刚刚发布的2012年度的临时收储方案,9月到明年3月期间,国储将按照20400元/吨的价格敞开收储,收储价格比上年度提高600元/吨。市场估计新年度的收储数量可能在200万吨上下。

    根据分析师的理解,出于平抑棉价、稳定棉农收益考虑,不可能在此抛售收储,而惟一的途径便是加大进口。

    “现在出现棉花积压港口的现象,就是因为进口配额有限,而棉花已经到岸。甚至有的企业是高价买的配额,致使配额指标飙到了3500元/吨。”刘成直言,这种行为简直可以称之为“疯狂”。对于“买卖配额”是否合法,刘成坦言,至少现阶段政府是默许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