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中国钢铁业“补贴”全球,为3大矿山尴尬“打工”
  • 中国钢铁业“补贴”全球,为3大矿山尴尬“打工”

    时间:2012-06-19 00:00:00  来源:  作者:

    大炼钢铁,使得中国成为了全球的“钢铁生产车间”。不过,这个全球车间的行业利润和热闹却极不对等。

    据财报统计,2011年,力拓、必和必拓两大矿山的利润超过了中国77家大中型钢企800多亿人民币的利润总和。仅巴西淡水河谷一家,2011年的净利润为228.85亿美元,相当于18个宝钢,是同年中国A股上市铁钢企业合计净利润的7倍,等于A股上市钢铁公司过去5年的总利润。

    中国,这个“全球钢铁车间”曾给国外矿山带来了数年的繁荣,但随着经济的回落和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如今显得过于臃肿了。

    随着钢铁产能不断的增长,以及铁矿石一路涨价,中国市场在全球三大矿山的销售收入中占比已经超过三分之一,成为三大矿山最大的“金主”。不过,仔细算一下“金主”的账单,便知道,热闹是中国的,而利润,是他们的。

    中国钢铁行善补贴全球 为三大矿山尴尬“打工”

    中国是全球钢铁最大的生产国,铁矿石的需求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采购铁矿石分为现货矿和长协矿两种。现货矿即国内采购价到印度进口到港价,长协矿是与三大矿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谈判所确定的价格。中国对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的依赖度超过60%。

    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1年,我国铁矿砂进口金额分别为337.96亿美元、605.31亿美元、501.40亿美元、794.27亿美元、1124.06亿美元。而铁矿砂进口均价,从2007年的88.22美元/吨,上涨至2011年的183.84美元/吨,五年时间涨价幅度达85.7%。

    同样是2007年至2011年五年间,我国钢材出口金额分别为441.33亿美元、634.42亿美元、222.72亿美元、368.19亿美元、512.66亿美元。钢铁出口均价,由2007年的704.43美元/吨,上涨至2011年的1048.82美元/吨,五年时间涨价幅度为48.89%,严重落后于进口铁矿砂的同期涨幅85.7%。

    随着近几年原料成本、人力成本等各项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A股上市钢铁企业的毛利率,从2007年的14.11%,下降至2011年的7.57%,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还继续下降至5.37%。

    高价进口原料,低价出口成本,一直是中国钢铁行业的尴尬,这种被称为“中国补贴全球”的模式,随着近几年铁矿石价格的急速上涨,越来越广受诟病。

    去年11月,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称:中国钢铁产业产能严重过剩,而且产品附加值极低,高价进口铁矿石,低价出口产成品,中国补贴全球,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事尽量少做。

    在钢铁产业,一度助长“中国补贴全球”状态的,还有出口退税政策,所幸的是,钢铁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在2010年得到了调整。

    2010年6月22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宣布从7月15日起取消48种钢材产品出口退税,其中主要涉及的为热轧、中厚板、带钢等中低端过剩品种。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