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中国机床零部件亟待产业化
  •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中国机床零部件亟待产业化

    时间:2017-05-11 00:18:23  来源:  作者:22曹开虎 黄盛剑

    “日本地震对于国内机床行业整体来说影响不大,只是听日本发那科北京公司说,功能配件方面有部分元器件厂在福岛范围,受到一定影响。”北京第一机床厂总工程师刘宇凌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一个月前,南京数控机床总经理鲁昌荣称,3月份公司还能靠库存来保证生产,4月份日方已经明确表示不能供货。

    虽然中国机床行业最近几年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高端数控机床的核心零部件大部分都依赖日本进口。

    高端技术被国外掌控

    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被誉为机床行业著名的“十八罗汉”厂家之一,但是高端机床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

    北京第一机床厂同样如此。刘宇凌告诉本报,公司在中高档数控系统进口方面,小型机器每年从日本发那科公司进口约230套,大型机器每年从德国西门子进口50~60套。

    “目前,国内中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主要依赖进口。”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王黎明告诉本报,国内高档系统自给率不到5%,约95%依赖进口,其中,从日本进口最多,约占1/3,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加起来不到20%。

    在国际市场上,中、高档数控系统主要由以日本发那科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代表的少数企业所垄断,其中发那科占一半左右。在国内市场上,主要规模生产企业有20多家,以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大连大森、北京凯恩帝、南京华兴等5家企业为代表。

    中国国产机床目前只有30%的数控化率,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存量机床的数控化率只有10%左右。

    “在行业整体高速增长的背后,我国机床工业仍存隐忧。”天相投资分析师张雷认为,从产品结构来看,机床行业的增长主要靠低端普通机床的带动,高中档机床所占比例不断减少,重型机床市场走势趋缓,因此行业目前的发展路径并不健康。

    从产业结构来看,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的“短板”愈加突出。高中档数控机床盈利水平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依赖进口,在市场上,越是高档产品越受掣肘,在交货期和服务方面都不能满足要求,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此外,虽然2010年中国机床产品出口增长36.49%,但是出口产品中绝大部分为普通机床和经济型数控机床等低附加值产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