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空心化等问题亟待关注
  • 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空心化等问题亟待关注

    时间:2011-04-01 00:00:00  来源:  作者:

    据海关统计,2011年1月浙江省出口汽车零件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53.6%。

    一、2011年1月浙江省汽车零件出口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出口占绝大部分。2011年1月浙江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汽车零件3.7亿美元,增长53.2%,占全省汽车零件出口总值的94.9%;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0.2亿美元,增长67.2%,占5.1%。

    (二)私营企业出口过半。2011年1月浙江省私营企业出口汽车零件2.2亿美元,增长57.7%,占全省汽车零件出口总值的56.4%;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1亿美元,增长53.6%,占28.2%;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分别出口0.3亿美元和0.3亿美元,分别增长27.7%和52.7%。

    (三)美国、欧盟是前两大出口市场。2011年1月浙江省向美国出口汽车零件1.1亿美元,增长56.4%,占全省汽车零件出口总值的28.2%;对欧盟出口0.7亿美元,增长38.3%,占17.9%;此外,对东盟和日本分别出口0.2亿美元和0.1亿美元,分别增长47.2%和41.8%。

    二、浙江省汽车零件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全球经济逐渐回暖,国际市场需求回升迹象明显。继2010年美国乘用车、SUV及皮卡销量同比上涨11.1%,轿车销量同比上涨5%,轻型车销量同比上涨11.1%后,2011年1月美国汽车总销量达到近8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7%;印度汽车销量同比上涨26%;俄罗斯汽车销量增长72%[2]。整车市场需求的增长,带动了零配件市场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汽车零件出口的增长。

    (二)国家政策支持,企业信心增强。商务部等六部委制定的《关于促进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从2009年到2011年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0%;到2015年,汽车和零部件出口达到850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0%;到2020年实现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10%的战略目标,国内产业振兴政策和支持举措进一步增强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出口积极性。

    (三)收购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升级步伐加快。2010年浙江企业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实现产业升级步伐,龙头企业加大收购力度,如:吉利收购澳大利亚变速箱企业DSI、宁波华翔签下英国捷豹路虎旗下真木件制造中心等,这些收购有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了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浙江零部件企业在海外的收购增强了我国在高端零部件领域的发展潜力。

    三、2011年汽车零部件行业仍需关注的问题

    (一)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核心技术“空心化”的形势依然严峻。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郭焱称,“十一五”期间,从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数量上看,自主品牌企业与合资、独资企业各占50%。从出口产品数量和构成上看,合资、独资零部件的出口量占零部件出口总量的30%,出口额占零部件出口总额的70%,绝大多数是高端产品。自主品牌企业的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70%,出口额占零部件出口总额的30%,绝大多数是中低端产品。从出口地区看,合资、独资企业的零部件产品主要出口到OEM市场,自主品牌企业主要出口到售后市场。出口量增长但是结构失衡,表明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是我国自主品牌零部件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由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还没有进入全球配套供应链。从研发能力看,多数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研发设施不完善、不系统,基本不具备控制类电子产品等核心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和大批量供货能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