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中国发起多晶硅“双反”调查
  • 中国发起多晶硅“双反”调查

    时间:2012-07-18 00:00:00  来源:  作者:

    继5月17日美国对中国“双反”初裁落定之后,中国在多晶硅领域的“双反”立案已经拉开大幕。

    7月17日,多位多晶硅业界人士向记者证实,中国商务部已确认在多晶硅领域对美国发起“双反”立案,对韩国发起反倾销调查,“企业方面已经被要求递交更为完整的申诉材料”。

    本次多晶硅双反调查,由数家国内多晶硅企业于3月共同向商务部提交申请,此后4月一直在补充材料,这些企业为:保利协鑫、赛维LDK、大全新能源等。此次申诉获得了商务部方面的积极回应。

    2011年,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6.46万吨,同比增长36.00%,取自零售与长单价的平均值约40美元/公斤计算,涉及进口金额为25.9亿美元。其中,自美国、韩国进口多晶硅占据6成。

    受美国、韩国等国多晶硅低价进口影响,自2011年9月以来,国内80%中国企业已停产,影响波及整个行业超过500亿投资,造成失业人数超过5000人。

    对美、韩不同的立案调查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预测,2012年中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10万吨,进口量在8万吨左右。8万吨的进口量,按现今零售价23-28美元/公斤、长单价32-37美元/公斤价值计算,涉及进口总值同样超过20亿美元。

    一位多晶硅中部企业高管告诉记者,此次发起调查的申诉,除了三家大厂外,10多家中小多晶硅企业也有参与。对美韩多晶硅采取不同的立案调查方式,“美方涉及到政府补贴,所以在上周已经知会;韩国是企业行为,所以只做反倾销处理”。

    韩联社7月16日称,韩国驻中国大使馆当天表示,已接到中国商务部通报,称中国已经对韩国产多晶硅开始进行反倾销调查。

    1-5月份中国累计进口多晶硅3.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累计进口额达到9.6亿美元。

    5月份,从美国进口3269.37吨,环增28.47%,其所占比重为41.40%;从德国进口2053.53吨,环增69.04%,所占比重为26.01%;从韩国进口1752.74吨,环比增长15.05%,所占比重为22.20%。

    “整个5月自美国进口量在整个进口比例中约为44%,韩国所占比例为24%,比例较之去年全年更有提升。”前述光伏企业高管称,不排除中国企业提出“双反”申诉后,美韩企业加紧向中国倾销的幅度,“它们的价格一般都在24美元/公斤区间,而这个价格包括OCI在内都是做不到的。”

    该高管坦言,韩国OCI、美国Hemlock为主的国际多晶硅巨头主要市场均是面向中国,韩国多晶硅企业70%的多晶硅产品都运往中国,“像OCI用的几乎全为GT Solar的设备,成本应在30美元/公斤以上”。

    凭借地利优势,韩国厂商对中国的出口后来居上,而低于成本价的出售亦让其不堪重负。主打多晶硅和硅片业务的熊津能源2011年第三季度出现59亿韩元的亏损,野村控股则认为OCI的多晶硅业务亏损时间会延长到2013年全年。多位业内人士指,韩国厂商之所以低价出口多晶硅,有赖于国家的补贴支持和集团其它赢利业务支撑,以此在未来市场上获得绝对优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