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中国出招反制美国光伏产业
  • 中国出招反制美国光伏产业

    时间:2012-05-30 00:00:00  来源:  作者:

    在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企业做出35%以上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税率裁决一周后,中国商务部做出反击。

    商务部5月24日称,经初步调查认定,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部分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有关规定。

    相比美方的“双反”税率数字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气势咄咄逼人,中国商务部未说明将采取何种措施。

    事实上,早在“双反”案立案之初,中国商务部就曾表示,将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24日,中国商务部初步认定美国6项被调查措施违反WTO有关规定,对正常贸易造成扭曲。

    中国光伏巨头抱团应对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下称机电商会昨日在上海召开“应对美国电池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光伏巨头尚德、英利、天合光能以及阿特斯等国内一线光伏企业表示,中国光伏行业赞同全球贸易自由,反对任何贸易保护主义,但并未强调反制议题。同时,上述4家企业成立了“光伏可持续发展联盟”,抱团应对。

    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称,“我们呼吁各国政府应行动起来,避免光伏贸易从中美摩擦发展成世界大战,这样整个行业会出现严重的倒退。”

    美国商务部于2012年5月17日对原产于中国的光伏产品做出反倾销初裁决定,税率为31.14%-249.96%,决定对中国企业出口到美国的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3月21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宣布针对中国光伏反补贴方面的初裁结果,税率为2.90%至4.73%。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曾表态,中国已做好反制美国的准备,但是我们并不愿意出台,因为这对中美两国光伏产业都没好处。

    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德胤告诉新华社记者,如果美方实施“双反”,预计中国企业对美出口将增加36%左右的成本,基本不再有价格优势。这意味着,如果10月份美国商务部在终裁中维持原判,中国光伏产品将被挤出美国市场,欧洲市场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由于中国光伏组件的原料——多晶硅国内并不能完全自给,仍有大量缺口需要类似美国Hemlock这样的行业巨头填补,因此国内光伏组件企业对中美光伏贸易大战并不支持。此外,在辅料和生产设备上,中国光伏企业同样也是美国公司的大客户。

    本季美光伏应用市场停滞

    机电商会昨日称,晶硅光伏电池在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与倾销无关,中国之所以被美裁定高额倾销税,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于是以“第三国”做生产成本参照。而美国选择的对象是泰国。

    “这非常不合理。”瞿晓铧称,“泰国的晶硅电池产能只是兆瓦级别1兆瓦=1000千瓦,而中国的电池产能是20吉瓦1吉瓦=1000兆瓦以上,规模相差巨大,没有任何可比性。”

    瞿晓铧称,如果要比较的话,应选取半导体产业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作为参照,比如中国台湾,“台湾的电池片生产成本和价格与中国大陆基本相近,而台湾的电池片产能也达到了10吉瓦左右,这样的比较才是合理的。”

    从去年一季度至今年一季度,中国光伏组件在美售价跌幅达到了50%以上。“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电池以及组件在降低成本上最多起到了10-15美分的样子。”瞿晓铧称,“其他贡献最大的多晶硅料企业,其中就包括美国的Hemlock。多晶硅料价格最高的时候达到400美元一公斤,如今现货只是20-22美元一公斤。”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