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保险信托 > 险资参与沪港通可带来双赢
  • 险资参与沪港通可带来双赢

    时间:2016-09-12 09:46:58  来源:  作者:

    港股近期赚钱效应超过了A股。险资参与沪港通带来中长期利好,不过,投资者要注意港股连续上涨后的风险。内地险资未必立刻悉数涌入,短期内不会显著带动港股。

    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张炜

    近日,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标志着保险资金可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受此利好刺激,恒生指数9月9日突破24000点大关,盘中一度涨幅超过 1.8%;收盘报24099.70点,上涨0.75%,创13个月以来的新高。

    2007年和2014年,保监会先后发布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和《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允许保险机构投资香港股票及其他发达市场权益类资产。保监会表示,此次允许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进一步增加了保险资金参与香港股票市场的投资方式,有利于保险机构更为灵活地选择投资标的,缓解资产配置压力;有利于保险机构借助境内和境外两个市场,优化资产配置结构,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有利于保险机构提升投资收益,服务保险主业发展。

    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16年7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25638.28亿元,较年初增长12.38%。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17232.38亿元,占比13.72%。对比历史数据可发现,受到A股市场大幅波动的影响,险资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占比出现下降,2015年5月末和12月末分别为16.07%、15.18%,2016年3月末为14.03%。今年上半年,利率下行叠加股市低迷,保险公司实现资金运用收益为2944.82亿元,同比减少42.32%;资金运用收益率为2.47%,同比下降2.69个百分点。

    有市场分析认为,《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明确保险机构境外投资余额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15%,截至2015年末,保险业境外投资额约360亿美元,仅占总资产的1.9%,险资未来可投资港股的资金空间很大。

    在“资产荒”的背景下,保险资金如何更好地实现保值增值受到关注。允许险资参与沪港通试点,可进一步拓展其投资渠道。沪港通自2014年11月17日启动以来,港股通的投资价值逐渐得到认可。港股波动风险小于A股,低估值与高股息率特征突出,很合内地险资的“胃口”。例如,险资一直以来青睐银行股,而多个内地银行的A股股价较H股溢价超过20%。中信银行(601998,股吧)A股和H股9月9日收盘分别为6.13元、5.33港元,民生银行(600016,股吧)A股和H股9月9日收盘分别为9.30元、8.74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近期赚钱效应超过了A股。从6月以来,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5.78%,而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5.56%、5.93%。再看个股,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H股自6月以来分别上涨16.89%、19.40%,而其A股同期涨幅分别只有5.69%、2.20%。

    据中金公司分析师估算,按目前保险资金投资到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假设初期有10%的资金分布到港股市场,对应的资金量可能是1700亿元左右。中国近年来保费收入每年以约2万亿元的速度增加,假设新增的保费中按照同样的比例投资于港股,每年为港股带来的潜在增量资金约为300亿元。美银美林认为,保险公司在股票市场的最理想资产配置比例为10%至15%,其中3%至5%属海外股票,10%至12%为本地股票。

    险资获准参与沪港通,是港股通继2015年3月内地公募基金获准参与后又一次迎来投资者范围扩大。虽然港股通对内地个人投资者的门槛未降低,仍要求资产账户达到50万元,但随着更多内地机构获准投资,带来的正面效应非常显著。险资获准参与有望使港股通资金流入的前景更为乐观,带动港股通继续升温。9月9日,沪港通呈明显的“南热北冷”,港股通净流入60.88亿元,沪股通则净流出0.70亿元。另有市场统计显示,8月份以来,港股通资金净流入额达607.85亿元。

    险资参与沪港通带来中长期利好,不过,投资者要注意港股连续上涨后的风险。有机构认为,港股不能再单纯靠估值修复来推动,下一步上涨动力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及企业盈利。内地险资未必立刻悉数涌入,短期内不会显著带动港股。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