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保险信托 > 险资爱买什么公司:资本货物、地产、材料排前三
  • 险资爱买什么公司:资本货物、地产、材料排前三

    时间:2016-12-22 09:11:03  来源:  作者:

    【编者按】从宝能系举牌万科A起,以宝能系、恒大系为代表的险资,在二级市场掀起了一大波举牌潮,投资激进,手法凶猛,使A股企业“闻险资色变”。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险资本是A股欢迎的对象,吸引险资进入市场被视为重大利好。但这一年来,险资从“救市者”沦为了“坏孩子”,成为了“野蛮人”,并引发了新一轮金融监管讨论。

    财经事件没有现场,但好在事件各方留下了大量数据,澎湃新闻在尽可能详实获取这些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还原事件各方,试图理解这轮险资举牌潮的社会风险,从政经角度理解决策层的监管逻辑。

    近一年来,在二级市场大幅举牌上市公司的险资,引发了一轮轮股权争夺战。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2015年初以来,A股共发生举牌260余次,涉及150余家上市公司,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达80多家,举牌方耗资近3000亿元。

    澎湃新闻在12月9日《险资凶猛|盘点:挨批的7家险资买了哪些A股公司?》一稿中,详细梳理了被新华社点名的7家险资所买入并成为十大股东的企业。险资到底偏好投资什么类型的A股企业呢?

    险资投资行业偏好:资本货物、房地产、材料排前三

    一方面,投资偏好可以从侧面得出险资的持股目的:是长期股权投资还是短线炒投?是持续举牌成最大股东逼走管理层,还是瞄准融资平台?另一方面,险资的投资偏好也能为理解监管逻辑提供一个视角。

    澎湃新闻对新华社点名的7家险资在近两年跻身十大股东的159家企业进行了归类,按照wind行业标准,资本货物(21家,13.21%)、房地产(19家,11.95%)和材料Ⅱ(16家,10.06%)三大行业排在前三。 险资凶猛|险资爱买什么公司:资本货物、地产、材料排前三险资凶猛|险资爱买什么公司:资本货物、地产、材料排前三

    而不同的险资却各有所好:

    - 恒大系买的A股企业,排在前三的行业是,资本货物、房地产、技术硬件与设备;

    - 宝能系买的A股企业,排在前三的行业是,零售业、技术硬件与设备、公用事业Ⅱ;

    - 安邦系买的A股企业,排在前三的行业是,银行、房地产、材料Ⅱ;

    - 国华人寿买的A股企业,排在前三的行业是,运输、房地产、材料Ⅱ;

    - 阳光人寿系买的A股企业,排在前三的行业是,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Ⅱ、资本货物、银行;

    - 阳光人寿系买的A股企业,排在前三的行业是,资本货物,食品饮料与烟草、技术硬件与设备;

    - 生命系买的A股企业只有四家,所属行业分别是银行、企业与汽车零部件、房地产、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Ⅱ;

    恒大系旗下的恒大人寿系偏好资本货物、房地产、技术硬件与设备三大行业(资本货物如廊坊发展(600149,股吧)、金螳螂(002081,股吧)、中航动控(000738,股吧)等A股企业,房地产如万科A、嘉凯城(000918,股吧)、粤宏远A等房企,技术硬件与设备则有永鼎股份(600105,股吧)、先河环保(300137,股吧)等技术企业)。在购买过程中,恒大人寿主要利用传统组合A、万能组合B两项险资共同买入,并在数家公司持有的股份精准在4.95%,买而不举,避开举牌附带的“6月不能减持股票”的义务。

    恒大地产以36.1亿从浙商集团、杭钢集团、国大集团手中购得嘉凯城52.78%股份,成为嘉凯城的控股股东,外界分析认为,此举目的系为“获得回归A股最宝贵的壳资源”。

    有短炒之嫌的恒大系,其投资偏好前三中有房地产,也算是其本行;而宝能系的投资方向则分散多元,投资行业领域总共包含13个领域,其中零售业最多(4家),如南宁百货(600712,股吧)、天虹广场,其他包括房地产、运输、多元金融、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等领域。宝能系在万科股权之争“一战成名”,再加上对业内知名的玻璃生厂商南玻集团的市场操作,使得宝能系成为险资中最抢眼的一员。

    此外,安邦系的偏好也极引人注目,安邦系在A股的投资集中在银行(4家)与房地产(4家),其中持股民生银行(600016,股吧)15.54%(第二大股东),持股中国银行(601988,股吧)0.23%(第六大股东),持股工商银行(601398,股吧)0.11%(第八大股东),持股农业银行(601288,股吧)0.27%。房地产则包括万科、金融街(000402,股吧)、金地集团(600383,股吧)、保利集团四家。

    其他4家险资的投资偏好则大同小异(如上图表显示),集中在资本货物、银行、材料Ⅱ等多个领域。

    理解偏好:看中优质资产,“捆绑”关键领域

    清楚了险资的投资偏好,便能够分析出险资投资目的,以及理解监管层为何要严厉监管。

    从总的险资投资偏好行业来看:资本货物里是如中航动控、潍柴重机(000880,股吧)这类具有储存财富和再生产财富的企业,房地产是如万科、金地集团等具有强势资产的企业,材料Ⅱ则是在科技材料生产与制造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如南玻、中国铝业(601600,股吧)、抚顺特钢(600399,股吧)等上市企业。

    这三类行业属性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具有较强势的资产性质,即依托于自身的资产业务,可继续发展成为优秀的融资平台。在宝能系的资本玩法中,看中举牌企业的优势资产业务,待成为最大股东后,进入管理层,再将其打造成优势融资平台。这一手法已在南玻集团身上逐步实现,从成为最大股东,再逼走管理层,宝能系举牌南玻的目的逐渐清晰。

    因为刚好处于监管层对“坏孩子”的监管节点上,持股4.13%并成为第三大股东的前海人寿,12月9日晚间在其官网声明:未来将不再增持格力电器(000651,股吧)股票,同时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策略逐步择机退出。而正在与资本持续反抗的万科管理层最后如何结尾,将成为明年最吸引公众关注的一场商战。

    再透过数据分析,险资在A股市场投资了如此多的银行、地产和龙头优势制造业,而这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关键企业――地产、银行“牵一发动全身”,制造业则关系整个经济的基础。险资偏好这些企业,是将自己和中国经济进行“深度捆绑”,则是险资激进购买企业的深层目的。

    再深入一层,从监管层的角度出发,险资如此进军国民经济的关键企业,则为自己被监管埋下了伏笔。12月14日,《南风窗》知名政经观察者谭德波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激进的险资疯狂吃进地产、金融、制造业和消费品龙头股票的行为,本质上是在挑战国资对资本市场的控制权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权。这一解读为公众理解这轮金融监管提供了一个政经视角。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