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保险信托 > 商业保险入局 能否解社会办医之困
  • 商业保险入局 能否解社会办医之困

    时间:2019-07-01 10:02:26  来源:  作者:

    [2018年,中国商业健康险在各大保险业务中增速最高,增速达到24.1%。]

    目前,我国社会办医面临包括人才、政策、资本、技术等多重挑战,但其中最核心的是谁来支付的问题。在北大医疗集团CEO、北大医药(000788)(6.740, 0.11, 1.66%)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金松看来,社会办医,要努力减少对基本医保的依赖,探索支付方式的多元化实践,早日走向多元化支付。

    而商业保险的介入,被视为是解决社会办医支付问题的一种较好方式。

    事实上,在十部委下发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中也提出,要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与社会办医联合开发多样化、个性化健康保险产品,与基本医疗保险形成互补。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做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承办服务工作,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支持商业保险机构信息系统与社会办医信息系统对接,方便为商业保险患者就医提供一站式直付结算服务。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投资社会办医。

    宋金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国家全面开展医保控费,商业险的发展迎来政策契机。政府越来越寄望于商业保险承担更重要的任务和角色。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医疗负担重。对于高端人群而言,医疗体验不佳;对于公立医院而言,社保控费力度加大,公立医院面临收入减少的威胁。社会办医成功了,肯定是跟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商业保险发展越快,社会办医发展也越快,我们的社会办医发展越快,亦会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某种程度上,社会办医的热潮,促成了商业健康险发展。银保监会公布的《2018年保险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商业健康险在各大保险业务(产险、寿险、健康险、意外险)中增速最高,增速达到24.1%,这直接拉动了人身险公司和产险公司的业务增长。

    然而,在社会办医的支持上,商业健康险的种种不足也是日益凸显。在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中,产品单一化,是受访者反复提及的问题。

    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副会长、福建医院协会民营分会会长、厦门莲花医院院长李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养老领域,商业健康险几乎是空白。“我国三年前,就在全国15个城市进行长期护理保险(下称“长护险”)的试点,但支付依靠的是医保基金支付。但光靠医保基金来支付,是支付不起的,仍需要其他支付体系介入。”

    “我统计了我们湖南省的情况,2017年,健康险收入是110亿元,但支付却只有40亿,结余70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社保收入是500多亿元,支付百分之八十以上,结余只有百分之十几。商业保险结余那么多,其实是不太合理的,这说明行业门槛太高,产品太单一。目前商业保险在执行过程中,理念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商业保险的盘子是可以再做大的。我们有基本医保做支撑,是可以建立起多层次的商业医疗保险的。”湘雅博爱康复医院院长周江林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道。

    “目前健康险发展存有挑战,传统重疾保险发展遇到瓶颈,医疗保险缺乏有效的控费手段、长护险和其他一些新型的健康保险业务受到很大阻碍。”宋金松亦认为。

    来自于社会办医疗机构层面,已在先行探索。如上海嘉会国际医院就是一个例子。

    “我们已做了相关的一些保险方案,但还是面临一些局限性,如产品已经有了,但由于医疗网络不是很强大,病人就医不方便。比如说你买了一个保险,告诉你在杭州只有两个地方可以看,你去么?你会觉得很不方便。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之间最好是能够联合起来。但联合也会面临问题,就是客户归属权问题,这个网络发展挺艰难的。大家需要有一个中间带,这个中间带负责客户的分发,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做分配。我们现在已经在着手发展这个中间带。”上海嘉会国际医院副总裁孟浩亦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道。

    再如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周江林表示,在过去的五年多时间里,医院一直在推行康复的单病种付费,这个推行的前提是要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因此,医院在一直在推行标准化管理。

    6月12日,在上述《意见》下发后,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刘宏健称,保险业可以在两个方面为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提供支持,一方面是通过保险产品,为社会办医提供支付保障;第二方面是通过保险资金运用直接投资社会办医。《意见》的颁布对于商业保险机构投资社会办医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保险业参与社会办医也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多元办医格局和医疗服务竞争机制,起到推动医疗技术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催化剂”作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