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保险信托 > 众惠相互初始运营资金再变 特定领域龙头进驻 打通“特需圈”
  • 众惠相互初始运营资金再变 特定领域龙头进驻 打通“特需圈”

    时间:2019-07-26 02:38:12  来源:  作者:

    7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下称“众惠相互”)发布公告称,众惠相互董事会审议并通过,同意联合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向上海即富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转让对众惠相互的5000万元初始运营资金借款债权及全部附属权益,并向大连瑞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转让7000万元初始运营资金借款债权及全部附属权益。

    从众惠相互的探索和发展路径看,其在细分市场、特定领域已有多个相互特征明显的项目落地,而一些新晋的初始运营资金出借人与众惠相互已有密切合作。

    合作者:特定领域龙头

    众所周知,相互保险组织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股东,初始运营资金出借人与相互保险组织仅存在债权债务的关系。与股份制保险公司经营利润及亏损归属于股东不同,相互保险组织由全体会员共有,相互保险组织的会员以保单为限,享有相互保险组织的经营成果。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6月22日,众惠相互获批筹建;2017年2月14日,获批开业,成为中国首家相互保险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来,众惠相互初始运营资金出借人多次调整。

    2018年7月,英联视动漫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将拥有的众惠相互2亿元初始运营资金债权转让给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健帆生物”)和深圳市分期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5月,众惠相互发布公告称,内蒙古福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受让上海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昆吾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众惠相互的4900万元初始运营资金借款债权及全部附属权益。这一变更事项仍待银保监会批准后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调整后的初始运营资金出借人与众惠相互已有密切合作。以健帆生物为例,众惠相互推出的全国首款面向慢性肾脏病患者可带病投保的相互保险产品,正是与健帆生物合作的项目。

    健帆生物董事长董凡表示,看好相互保险在中国的市场前景。

    众惠相互董事长李静回忆,“2016年12月2日,我第一次参观了健帆生物总部,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然后从前期调研到数据采集、模型搭建,再到产品设计、试销、优化,一直到这款相互保险产品正式推广,大概用了快三年时间。”

    李静认为,选择与特定领域的龙头企业战略合作,尤其是充分借鉴其在特定领域的风险管理经验以及数据积累,与合作方共同进行特定群体的产品开发、风险控制、服务供给。“比如通过打通特定病种的产业链条,我们可以在会员投保后链接健康管理、保险补偿、医疗服务等多环节,跨界合作使得针对特定群体的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成为可能。”

    怎么打开特定需求圈

    事实上,众惠相互已有多个相互特征明显的项目落地。

    例如,在成都高新区的分级诊疗体系中,众惠相互深度参与其中,作为“华西妇儿联盟”的一员,不仅已联合社区医院医生及520名自然人共同发起“宝无忧家庭医生互助计划”,还将与高新区联合申请发起设立全国首个专业型“众惠医联健康相互保险社”。

    李静认为,“就目前监管要求及市场情况看,相互保险组织既可以经营传统保险公司的产品,也可以探索和发展相互特有的产品和模式,而后者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根本使命,且能为我们带来稳定的会员群体,并带来真正高价值的发展。”

    “只有通过发掘相互保险的模式优势,发现并解决未被充分满足的特定领域、特定人群的特定保障需求,解决用户的痛点,丰富现有保险产品的种类,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相互保险发展之路。”李静续称。

    一位保险业人士坦言,目前,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需要有人在细分领域进行探索,即便不是持有特色牌照的保险公司也应该找准自己的细分领域发力。如果一家保险公司针对某类风险、某类人群做得精、做得专,也能获得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深度认知。

    该人士坦言,这对保险产品、服务方的供给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需要保险公司围绕细分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充分利用科技技术能力,对产品、服务、流程、组织、商业模式进行创新,探索自己轨道、定位、模式。目前,国内活得好的中小保险公司基本都是产品目标清晰,有资源、有特色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