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保险信托 > 保险资管独具优势 在投资新领域大有可为
  • 保险资管独具优势 在投资新领域大有可为

    时间:2019-07-31 04:47:40  来源:  作者:

    证券时报记者刘敬元

    7月12日,“2019(第四届)中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年会”在深圳召开。在主题为《如何构建资产端与负债端的良好互动》的圆桌论坛上,太平洋资产副总经理程劲松、新华资产副总裁张弛、长江养老首席投资官初冬、人保资产金融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张倩就大资管时代保险资管的优劣势、保险资管未来大有可为的领域、资产与负债匹配等话题进行了观点交流。

    保险资管具有独特优势

    随着资管新规实施,大资管市场中基金、券商、保险资管、信托等机构争相竞逐,如今又迎来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新业态。在资管藩篱逐步打破的市场中,保险资管有何特点和优势?

    程劲松表示,大资管时代,特别是资管新规后,相比于基金、证券等机构,保险资管公司受监管政策变化影响相对较小,并且新增保费收入增长稳定,保险资管公司在资管领域的地位日益显著,到一季度末保险资金规模已经突破了17万亿。

    张弛结合自身从业多年的经历称,资管行业的竞争一直都是非常充分的,竞争的核心就是投资能力。面临来自其他业态的竞争,如基金公司、券商、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保险资管有独特优势。

    第一,保险资管对负债约束下的保险资金投资有比较深刻的理解,积累了较为丰富和成熟的大体量长期资金管理能力,这在保险资管竞争年金养老资金业务时已体现出优势。第二,保险资金运用要求绝对收益,而且有最低收益率的要求,许多保险公司长期精算假设5%,意味着要求资产端要确保每年不能低于这一收益率,而且是在规模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的资金前提下,为此保险资管形成了系统的投资体系和方法论。第三,由于险资80%以上资产配置在固收领域,因此保险资管在固收上有绝对的优势,并有很强的资产信用评估能力。第四,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最早在2015年前就通过FOF形式进行,所以无论从选时还是做行业轮动,无论是对基金的风格的判断还是建立量化投资管理系统,保险资管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研究体系。第五,保险资管还有独特的长期资产的创设能力,可以通过发行债权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设立私募股权基金、发行保险资管产品等等归集长期核心资产,这在今后一段时间资产荒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程劲松认为,除了受托管理的关联保险公司委托的资金,更能够体现保险资管公司投资能力的,其实是外部机构委托资金的规模和质量。保险资管要开拓第三方险资受托市场,一是要具备完善的产品体系;二是要对第三方险资的负债特点和配置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三是要提高研究分析能力、投资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建设具备挖掘优质资产,能够管理风险的前中后台团队,加强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和抗周期能力。总体来说,险资对于资产的风险偏好较低,投资标的趋同,因此对于细节方面的把控,对风险的精细化管理,优质资产的挖掘获取对投资能力及第三方险资的受托规模影响是显著的。

    初冬结合自身实践介绍称,在投资管理的资金范围上,长江养老除了太保集团委托的资金外,还有很多是来自于年金、团体养老保障和个人养老保障。在各个业务条线,公司产品体系齐备。今年新增的规模很多是来自于职业年金,包括山东、湖北和北京等都开始了职业年金的投资运作。此外,公司还发行个人养老保障的产品,对接个人未来的养老需求。团体养老保障产品是结合一些公司的薪酬延付、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做的,公司管理规模在行业内也排名前列。

    张倩说,人保资产管理的资产中大约70%来自集团,30%来自第三方。第三方资产这五年来的变化很大,从人保来看,有50%的第三方资产是由另类资产带来,相当于银行的非标。这两年银行也开始将资金给委托保险资管公司来管理,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优质资产的吸纳能力;二是关注绝对收益率,如果绝对收益够高,资产管理能力或者是管理规模就会增加。

    债转股、不良处置存机会

    近年来保险资金投资范围不断扩大,新增了长租公寓、债转股、不良资产处置、不动产投资基金等新领域,权益投资比例也在酝酿提高。圆桌嘉宾普遍认为,债转股、不良资产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在未来一段时期或存在机会。

    比如,程劲松认为,债转股可以让金融业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运行中去,另一方面也可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在未来数年会是一个热点,目前险资、银行其实都已经在实操这类项目。由于保险资金对安全性的诉求,目前的交易对手主要是央企和大型地方国企,一般会设置一个期限通过转股、公开上市、并购、回购等方式退出,期间也会根据投资资产的盈利情况进行分红,这种操作方式既满足了险资对期间分配和退出的要求,又满足了企业去杠杆的诉求,此外交易金额可以做得较大,在目前缺资产的状况下有一定吸引力。

    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监管层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险资参与到不良资产处置,为险资参与不良资产处置提供了政策依据。目前,险资参与不良资产处置领域主要以间接方式为主,直接参与在风控防范手段上还需破题,从国际经验看未来国内应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同时,长期股权投资是目前和未来险资拓展投资渠道的重点方向,一方面对相关行业的股权投资能够与保险主业形成协同,完成险资在核心关键行业的战略布局;另一方面从历史经验看,对优质行业头部企业的股权投资为险资带来了丰厚的超额投资回报。

    另外,圆桌嘉宾也根据国际经验谈到,期待放开保险资金投资贵金属如黄金等大宗商品,以增加避险的工具。同时,也期待能放开QDII限制,以使得险资有机会享受境外市场增长收益。

    负债端与资产端联动

    从资产负债管理角度来说,张弛认为,长期来看,固收资产的收益率有下滑趋势,保险资管做投资配置的压力越来越大,负债端成本也面临下调。这也是几位嘉宾的普遍观点。

    由于今年上半年权益市场出现一波上涨行情,险资普遍实现了不错的收益,因此从今年看收益率压力不大。尽管短期收益率不存在压力,但是长期看,资产收益率下行压力明显,目前从大类资产类别看,非标收益率、债券收益率下行已经有所体现。

    由于资产组合收益率目标往往取决于负债端的成本,并且相对而言,资产收益率下行的速度快于负债成本下行速度,从目前看长期资产收益的中枢是往下走的,因此,资产方希望负债端成本能够下行,处于更合理区间,以实现资产负债匹配。

    嘉宾们也分析了负债端成本的长期走势,认为近几年监管治理乱象,保险主业转到保障型业务和期交业务,这利于负债成本下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