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保险信托 > 华夏人寿首进财富500强 国寿集团巨亏仍上榜
  • 华夏人寿首进财富500强 国寿集团巨亏仍上榜

    时间:2019-07-31 10:57:13  来源:  作者:

    时代周报记者:李星郡

    7月22日,颇受市场关注、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榜单――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财富榜单是在企业自愿申报的基础上,侧重于营业收入,并以此排名。

    中国有10家保险公司上榜,分别为中国平安(601318)集团、国寿集团、人保集团、中国太保集团、友邦保险集团、华夏人寿、国泰人寿、中国太平集团、富邦金融控股、泰康保险集团。各家公司排名有进有退。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财富》的统计口径,国寿集团净利润-25.67亿美元(约合177亿人民币),成为该榜单中唯一亏损的保险公司,且是亏损最多的中国公司。华夏保险首次跻身该份榜单,排名第442位,营业收入超过了国泰人寿、中国太平集团、富邦金融控股、泰康保险集团。

    国寿集团受投资和历史拖累

    以国寿集团发布的2018年年度信息披露报告为参考,国寿集团去年净利润为-129.75亿元,而2017年为123.51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2018年国寿集团投资收益减少311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下滑164亿元,这些是盈利大幅下降的重要因素。

    在国寿集团2018年的利润表上,保险业务收入增长了13.49亿元,营业支出减少了119.15亿元,但亏损的关键就在于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滑落。

    年报显示,国寿集团的构成包括国寿股份、国寿资产、国寿财险、国寿养老、国寿电子商务、国寿(海外)、国寿投资控股、国寿保险销售等11家一级子公司,以及一家附属院校――保险职业学院。

    其中,国寿集团持有国寿股份68.37%的股份,是国寿集团最重要的资产,也是国寿集团去年净利润转亏的主因。

    2018年,国寿股份净利润119.36亿元,2017年为327.52亿元,主要原因是受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下行影响,在公开市场权益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

    对此,国寿股份副总裁赵鹏曾在业绩会上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现在投资大部分委托给内部的资管公司,还有外部的境内外机构,下一步会加强对委托人的管理。在市场有机会的时候实现收益,在市场估值低点的时候加大结构调整,清除不符合投资策略的股票,加强高股息股票的配置,特别是适用未来新会计准则要求的股票,降低权益类资产的波动对利润的影响。”

    2019年,随着市场的好转,国寿股份一季度投资收益389.40亿元,同比增长38.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去年同期的-7.35亿元增长到139.45亿元。

    翻看国寿集团公布的2011年至2018年年报,再对比同期国寿股份的净利表现,可以发现,几乎每年国寿股份的净利润都高于国寿集团,这意味着国寿集团中有长期拖累其业绩的资产。

    朱俊生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这要追溯到当年国寿集团成立和国寿股份上市的背景。

    2003年,国寿股份重组改制确定了新老划断的方案,1999年以前保单业务及相应资产保留在集团公司,1999年以后保单业务及相应资产划归股份公司。

    朱俊生表示,1999年以前有很多巨大的利差损保单,连同不良资产一起归到集团,集团承担起历史包袱的慢慢处理,于是,这也成为国寿集团除去国寿股份利润贡献后长期亏损的原因。

    华夏人寿偿付能力存忧

    华夏人寿成立于2006年底,注册资本金153亿元,如今进入《财富》世界500强,其发展历程也可谓大起大落。

    在华夏保险内部,一直以“华夏速度”引以为荣。2012年被华夏人寿称为分水岭,“在此之前华夏是一家基础弱、底子薄,总资产仅223亿元,保费结构以万能险为主,营销活动人力仅千人的弱小企业。”

    2013年起,随着保监会启动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放开传统寿险产品2.5%的定价预定利率的限制,华夏人寿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当年总保费收入就超过前六年总和,达到370亿元,排在了保险市场第九位。2014年,华夏人寿总保费收入翻番至705亿元,在保险市场晋升至第七位。

    2015年,保监会进一步放开万能险的最低保证利率,将产品定价权交还给保险公司。这一年,华夏人寿的总保费收入再度翻番,达到1572亿元,跻身前四;2016年总保费收入增长至1832亿元,位居第四。

    2016年底,保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及《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万能险产品受到诸多限制。但在保费结构上,华夏人寿直到2016年都高度依赖万能险,后来因激进的投资风格受到监管。

    2017年,华夏人寿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由1377亿元降至883亿元,2018年进一步减少到723亿元。但华夏人寿的保费收入并未出现大起大落。

    数据显示,2017年,华夏人寿总保费收入回落至1753亿元,排名第五;2018年,总保费收入升至2306亿元,排名第四。其原因在于,华夏人寿适时调整了经营思维,迅速做大了原保险保费收入,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为454亿元、870亿元、1583亿元。

    负债端的保费大步迈进,意味着投资端须有所作为,华夏人寿至今仍苦于为资金寻找出口。

    2019年以来,华夏人寿投资失利消息不断,踩雷华业资本(600240)8000万短融债违约,与勤上股份1.61亿元对赌失败。在入股阳光城(000671)遭套牢后,继续支持阳光城发新还旧,斥资5亿元买入其的债券。

    2019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华夏人寿在保险业务收入大涨的同时,亏损4.04亿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32.49亿元。

    为保证偿付能力充足,华夏人寿不断补充实际资本。2009年至2015年间,华夏人寿多次增资,2015年初注册资本达到153亿元。此后几个月,华夏人寿试图曲线上市,但最终未果。直到现在,华夏人寿的注册资本停留在153亿元。

    2018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华夏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99.2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22.82%,逼近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20%的监管红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