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保险信托 > 项俊波:发挥保险优势 聚焦精准扶贫
  • 项俊波:发挥保险优势 聚焦精准扶贫

    时间:2016-10-28 05:29:00  来源:  作者:

    导读

    近5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年均增速达21.2%,累计为10.4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6.5万亿元,向1.2亿户次农户支付赔款914亿元。

    10月24日,《学习时报》刊发了其对中国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的访谈。访谈内容涉及保险工作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关系、保险业服务精准扶贫的主要着力点等。现刊发项俊波在该谈话中的精要内容,以下均节选自《学习时报》刊发的对话。

    在对话中,项俊波谈道: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保险生来具有扶危济困的天然属性。4000多年前保险的萌芽诞生,就是人们为了应对生老病死残、防止家庭陷入贫困危机而组织起来提供互助救济的组织,这就是保险组织的最初形态。特别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保险功能不断扩大,保险对保障人类生产生活、防止人们致贫返贫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日益成为国际扶贫开发体系的重要力量,成为各国政府扶贫开发的重要工具。

    农业保险助力稳定农业生产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我国5575万贫困人口几乎都集中在农村,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由于面临的灾害风险系数高,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民家庭经济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对于农民而言,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即可吞食几年甚至一生累积的财富,“因灾返贫”成为农村贫困群体面临的巨大威胁之一。

    保险作为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可以发挥分散农业经营风险、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农村贫困人群而言,一旦遭遇自然灾害风险,能够得到数十倍于保费的赔付,从而及时得到再生产启动、生活自救等补偿资金,显著提高风险保障能力。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运用保险机制服务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2007年启动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试点。

    近5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年均增速达21.2%,累计为10.4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6.5万亿元,向1.2亿户次农户支付赔款914亿元。目前,农业保险已经覆盖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各个方面。2015年,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14.5亿亩,占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9%,其中三大口粮作物平均承保覆盖率超过70%,承保农作物品种达189类。农房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市,提供风险保障1.4万亿元。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规模已跃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农业保险稳定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显著发挥。

    大病保险防止因病致贫

    俗话说,“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国务院扶贫办摸底调查显示,我国现有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比达到42%,在“五大类致贫原因”中居首位,其中患慢性病或大病的超过1000万。对他们而言,大病随时可能导致整个家庭陷入贫困的深渊。

    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迅速提高,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以财政投入高速增长为支撑的医改模式的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医改的政策重点逐步从资金供给转向制度供给,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责任,推进以市场化方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质量。

    2012年实施的大病保险制度,就是着眼于解决困难群众反映强烈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通过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重大制度创新,积极探索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改世界性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险业服务“精准扶贫”的有效样本。大病保险自实施以来,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覆盖人口达9.2亿,报销比例普遍提高了10到15个百分点,345万大病患者直接受益,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湖北通山县农村的一名8岁小姑娘被诊断为白血病,骨髓移植手术费用超过100万元,而基本医保报销限额仅10万元。得益于大病保险,她的报销金额大幅增加至69万元,报销比例从10%提高到近70%,医疗负担得到极大缓解,防止了这个农村家庭因大病而陷入困境。

    保险如何帮群众脱贫致富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但是,农村贫困群众完全依靠自身实现脱贫致富存在诸多现实障碍和困难。比如,受资产构成单一、有效担保物范围狭窄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开展生产普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经营性贷款中的农户贷款占各项贷款总额的比重不到5%。

    通过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产品,由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承担信贷违约风险,可以实现银保互动,达到农民想贷能贷,信贷部门愿贷敢贷的效果。例如宁波市政府牵头建立了小额贷款保险(“小贷险”)联动机制,由保险公司为借款人提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由银行与保险机构按3: 7分摊贷款风险。市政府建立风险基金,对保险机构超额赔付部分进行补偿。自开办以来,宁波市政府累计安排3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小贷险的风险损失补助,累计支持小微企业贷款9800笔,贷款金额104亿元。通过这种“保险+信贷”的信贷扶贫模式,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放大了300倍。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保险也大有可为。比如通过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简称“学贷险”),转移和承接贷款违约风险,有效扩大助学贷款发放范围,保证贫困学生获得教育机会。黑龙江创新研发学贷险产品,构建“政、银、保、校”四位一体的国家助学贷款合作新模式,贫困生在校期间每年的贷款额度,本科最高为8000元,研究生为12000元,最长贷款年限为20年。通过保险机制介入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效实现了国家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的“两降一提”,即降低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率,保障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地。2007年开办以来,累计为40万人次的近20亿元的国家助学贷款资金提供风险保障,帮助15万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其中,仅2015年当年就惠及贫困新生2.7万人,约占黑龙江省高校新生比例的15%,支持国家助学贷款2亿元。

    三个“大力推进”精准扶贫

    保险业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紧紧抓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条主线,着力找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

    在疾病方面:第一,大力推进大病扶贫,着力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二是强化互补联动,加强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及慈善救助等制度间的互补联动。发挥商业保险机构全国网络等优势,为参保群众提供异地结算服务。三是提升专业水平,加强大病保险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建设一套具有参保人身份认证、赔案理算、客户服务、定点医院管理等多种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大力推进农险扶贫方面,着力提升支农惠农力度和水平。农业保险是精准扶贫最有效的金融工具之一。

    一是在扩面上下功夫。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鼓励贫困人口参保,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保险保障程度。针对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巨灾风险难控、缺少技术支撑等不利因素,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源投入,尽全力把国家支农惠农政策送到广大农民手中。

    二是在提标上下功夫。美国第二大支农项目就是农业保险,占支农预算的8%。当前我国农业保险还只能覆盖“农业、化肥、种子”等14项物化成本,下一步要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增加保障品种,把土地流转和劳动力成本覆盖进来,使农业保险真正成为支农惠农、脱贫减灾的坚强后盾。

    三是在创新上下功夫。紧紧围绕“精准”二字,针对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保险试点,积极发展涉农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农房保险、农机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森林保险,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

    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方面,着力提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

    一是发挥增信功能,积极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探索推广“保险+银行+政府”的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鼓励通过农业保险保单质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等方式,拓宽保险增信路径,低成本盘活农户资产。

    二是引导资金投入,鼓励保险资金以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民生工程建设。近期,我们正在研究设立保险业产业投资扶贫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专项用于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扶贫基金初始意向金额总规模100亿元,第一期资金20亿元,后续资金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分期到位。

    三是提供扶智支持,大力发展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贷款保证保险、乡村教师和对口支援教师意外险。推动保险参与转移就业扶贫,优先吸纳贫困人口作为农业保险协保员。对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面向贫困家庭子女开展保险职业教育、销售技能培训和定向招聘,实现靠技能脱贫。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