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保险信托 > 社会资本“围攻”保险业
  • 社会资本“围攻”保险业

    时间:2016-10-28 03:39:00  来源:  作者:

    近几年,我国保险业显示出亮眼的成长性,保费规模持续攀升,成为传统金融行业中最具活力的领域。在此背景下,各路社会资本都表现出对进军保险业的企图心。近日,国内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或参股、或参与发起设立保险公司。业内专家表示,对保险行业来说,经营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将会加剧市场格局的变化以及竞争,险企需要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经营效率,提升竞争力,发掘市场新的需求

    保险牌照成“香饽饽”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入股险企已成为资本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这一趋势在近期又出现一波高潮。

    10月20日,香雪制药(300147,股吧)发布关于参与发起设立花城人寿保险公司的公告,拟出资1.6亿元,认购花城人寿保险16%的股份;10月21日,京运通(601908,股吧)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1亿元参与发起设立三江财产保险公司,持股比例为10%;10月22日,特锐德(300001,股吧)也发布公告,拟出资1亿元参与发起设立三江财险,持股比例10%。

    公告显示,拟设立的三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东,除上述2家上市公司,还包括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北京万方苑国际酒店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今年已有超过60家上市公司发布筹备设立保险公司的公告。另有公开数据显示,市场上排队申请保险牌照的企业已经超过200家。而2015年,设立或参股设立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为42家。市场资金对保险牌照的渴望之情显露无疑。

    “资本竞相进入保险行业开办保险公司的热潮起于2014年,保险行业保费增长率每年以20%甚至更高速度增长的利好,吸引各路资本进入寻找商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胡宏兵表示,自国务院2014年颁布“新国十条”等利好政策以来,保险行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发挥社会保障功能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使得越来越多的资本看到保险行业的前景,从而涌入保险行业。“从财产和人身的安全保障、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创业投资与民生工程项目的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到信贷、债券市场的风险防控等,保险公司都将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几年,保险行业保费增长率每年以20%及以上的高速度发展。2016年上半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812.82亿元,同比增长37.29%,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18.02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301.97亿元,同比增长7.07%;寿险业务高速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761.02亿元,同比增长45.02%。

    分析人士表示,令人欣喜的不仅仅是行业保费收入增长仍在快速发展轨道上,受惠政策鼓励的健康险业务突飞猛进更为亮眼。数据显示,上半年寿险新单业务同比增长69.55%,增幅同比上升32.87个百分点,说明今后发展有后劲。上半年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359.33亿元,同比增长89.37%。

    最新数据更显示,今年1至8月,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2958.94亿元,同比增长34.68%,前8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已经快接近2015年全年的24282.52亿元。

    海通证券(600837,股吧)研报指出,一系列监管政策推动保险业长期健康发展。包括偿二代推动投资的风险导向和产品的价值转型;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终结了“资产驱动负债”激进模式;险资运用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投资收益率的提升;商车费改有利于车险承保盈利改善,等等,而这些对看重长期发展的资金来说,格外具有吸引力。

    有保险资深专家认为,在资产并购、产业布局上,险资有天然优势,其运用资金的自主权较大,运用的额度也更大,这也是资本看重保险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百富榜富豪“钟情”保险

    有媒体统计,目前已经或拟进入保险行业的社会资金来自各行各业,房地产行业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比如万达、绿地、复星、珠江投资等房企都试图通过自建或参股的方式进军保险领域。其中复星地产在今年8月拿到健康险牌照,同此前已设立的复星保德信人寿、参股的永安财险,共同构成复星集团的“保险+”金融版图。而在今年初,主营地产的世贸股份在保险领域有较大“动作”,9月初其参股设立的汇邦人寿拿到获批牌照。此外,中南建设(000961,股吧)、大名城(600094,股吧)、皇庭国际(000056,股吧)纷纷发布发起设立保险公司的公告。

    另外,软件和电子通信业上市公司申请成立保险公司也不在少数,其占到上市公司总发起数量的三成以上。保千里(600074,股吧)、创业软件(300451,股吧)等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发起设立人身保险类保险公司。统计显示,拟发起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来自材料、工业、公用事业、金融、可选消费、能源、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多个行业。

    10月13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6碧桂园森林城市・胡润百富榜》。与往年相比,排名前十的十三位(四位并列第十)富豪中,大多数均已经涉足保险行业,排名前四的富豪均已将保险作为旗下重点发展的业务。

    据介绍,王健林及其家族以2150亿元财富第三次成为中国首富。2015年底,保监会正式批复辽宁时代万恒(600241,股吧)将所持有百年人寿1亿股股份转让给大连万达集团。至此,大连万达集团累计持有9亿股股份,占百年人寿总股本的11.55%,晋升为第一大股东。

    马云及其家族财富增长41%到2050亿元,保持第二,财富比去年增长41%。2016年6月,首批相互保险社获批筹建,其中,蚂蚁金服参与发起设立了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7月26日,国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公告,宣布其在大陆的全资子公司国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获准增资,将从8亿元增至16.33亿元,新增资本金由蚂蚁金服全额认购。认购完成后,蚂蚁金服成为国泰产险的控股股东,持股51%。

    马化腾以1650亿元财富上升1位到第三,财富比去年增长38%。除众安保险外,腾讯也在继续扩大保险业布局。2016年7月保监会批复同意成立和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腾讯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发起设立。

    46岁的姚振华是今年财富排行榜的“大黑马”,财富翻了9倍到1150亿元,比去年上升200多名到第四。最近一年,万科使这位神秘的潮汕大佬备受瞩目。姚振华从事农贸生意起家,之后踏入房地产行业。2003年借助深物业在中小板上市,完成资本积累第一步。2012年成立前海人寿,正式大举进军资本市场。截至目前,宝能集团净资产高达1200亿元,市值超过5000亿元。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胡润表示:“中国企业家的创富模式经历了五个阶段:从贸易,到制造业、到房地产、到IT,再到现在的资本运作,姚振华是现在这个资本时代的代表人物。”

    另外,胡润百富榜第九名卢志强执掌的泛海资本对保险的热情也令人关注。据悉,泛海系堪称最早进入保险业的民营资本。早在1994年,卢志强等多位民营企业家的联合建议,直接促成了全国工商联开始牵头筹建中国第一家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保险公司民生人寿,民生人寿后于2002年正式获批成立。而在民生人寿的股东名单中,泛海控股(000046,股吧)还曾与万向集团并列第一大股东。不过,在历经此后多年股权纷争后,2010年泛海控股最终选择出让持股,正式退出民生人寿。

    2015年,泛海控股通过间接全资子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建投,斥资10.2亿元收购民安保险51%股权。2016年1月25日,保监会批复,同意民安保险公司名称由“民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变更为“亚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在2015年,泛海控股还发布了两则关于保险的公告,欲分别发起设立一家再保险公司和一家互联网寿险公司。如果获批,泛海系的保险棋盘将触及寿险、产险和再保险,成为国内保险牌照最全的一支资本力量。

    与此同时,从公司类型来看,今年上市公司拟设立的保险公司,几乎囊括了人身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信用保证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等细分门类。

    针对上市公司竞相进入保险领域,首创证券在研报中分析称,“吸引资本投资保险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资本供给过剩,却缺少高收益的投资渠道;二是保险公司本身的经营特点可以为控股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三是保险业仍处于上升阶段,政策红利持续落地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四是部分投资公司经营的业务,可以与保险业务产生行业协同效应。”

      坚持“保险核心要姓保”

    对于社会资本对保险的热情,监管层整体是表现出欢迎和鼓励的态度,但随着保险牌照申请者越来越多,新增问题暴露,监管层把关正趋严。

    今年初,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回应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的问题时曾表示,目前到保监会排队申请牌照的公司近200家,表明社会资本对保险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保险业关系国家金融资源的分配和金融安全,对保险市场准入保监会是比较慎重的。

    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保监会一共批复了12家上市公司筹建险企的申请,给上市公司发出6张保险牌照,包含两张寿险牌照、两张互助保险牌照,以及一张财险和一张再保险牌照。相比其他保险牌照,因寿险承保时间漫长,涉及投保人的人身安全、医疗健康等重大事宜,因而对寿险公司的经营信用与能力也有更高要求,从而寿险牌照发放审核更加苛刻。

    项俊波此前介绍,保监会在牌照审批上坚持把握四个原则:一是企业自身四个“硬条件”缺一不可――企业要有良好财务报表,主要股东三年连续盈利;要有持续出资能力;股东社会信誉要好;要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二是服务国家战略。向国家重大战略的承接区域倾斜,如“一带一路”战略、自贸区战略等。三是关注空白区域。如向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没有法人保险机构地区倾斜,“一个省份可以有一家财险公司、一家寿险公司”。四是支持专业创新。主要针对专业性很强的创新领域,如科技型保险、航运保险、互联网保险等,加大机构准入力度。

    “当前蜂拥而入的社会资本,有一些是跨行业、跨部门流动过来的,对保险市场和行业发展规律有个逐步认识的过程。”项俊波说,寿险公司盈利一般需要7年-10年,股东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把保险当成“提款机”。

    项俊波表示,在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问题上,保监会将坚持“保险核心要姓保”,体现保险业“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宗旨,在依法合规、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励各类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投资保险业,不断发展壮大保险业。

    有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保监会发放保险牌照的标准基本严格参照上述原则。比如,将注册地放在保险机构较少的地区,9月获批的汇邦人寿是西藏首家寿险公司,仅用半年时间就快速拿到牌照的黄河财险是甘肃省首家全国性法人保险机构;或是深耕细分领域,走专业小众路线,保监会6月批筹的两家相互保险公司就属于国内第一批相互保险牌照,这是监管层对于相互保险这种新型保险经营方式的一种试水。

    而与之相区别的,去年年初,保监会否决两家公司成立,包括天伦人寿和国天财险。今年2月,保监会就因主要发起股东苏州高新(600736,股吧)创投集团经营状况不好,拒绝其筹建科畅财险。

    为了严格限制一些保险公司股东试图将保险机构作为融资平台的做法,今年年中,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股权信息披露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保险公司加强股权管理,规范保险公司筹建及股权变更行为,险企股东作为信息披露义务人,要上溯一级披露股权机构,确保投资入股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真实、合法、有效。

    据悉,《通知》是保监会利用市场化手段加强股权监管、提高透明度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有利于完善股权监管制度体系、加强信息披露和社会舆论监督、督促保险公司加强股权管理等。

    “要求险企披露相关信息是信息透明化的趋势,也是监管险企资金运作和流向的一种方式。”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表示,此次监管部门要求披露股权变动是从公司结构治理的角度出发,规范保险公司筹建及股权变更行为,有助于公众及时知悉险企的管理层变动。

    事实上,随着社会资本对保险牌照的重视,频频参与发起、参与设立保险公司和参股、控股保险机构,监管部门也在不断规范险企股东的审核资格和持股比例等。

    2012年,保监会颁布《保险公司控股股东管理办法》,以保险公司控股股东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管控和业务联系为基础,在控制行为、交易行为、资本协助、信息披露和保密、监管配合等5个方面作出了规定;2013年,保监会下发《关于〈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四条有关问题的通知》显示,经保监会批准,对符合本通知规定条件的保险公司单个股东(包括关联方),出资或者持股比例可以超过20%,但不得超过51%。

    专家表示,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近年来监管部门对险企股东的要求正在日益规范化。今后,除对股东资格、持股比例、控股股东义务等方面予以明确规范外,险企还需加强对保险公司股东的准入审查。

      投资保险“走出去”

    当更多的来自各方的资本进入保险行业后,自然会对行业发展产生影响。而对于这种多元化的格局,业内专家表示,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更多市场主体的进入,意味着保险行业市场化程度更高、更为开放,也意味着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保险公司亦开始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企业经营模式、进行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推动制度和产品创新,这会给行业带来更为积极的影响。

    据介绍,相比于美国等国家,目前国内的保险产品在费率厘定和产品设计上尚还处于“粗犷”发展阶段,更充分的市场竞争将有利于保险行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人性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

    除了在国内申请保险牌照之外,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还将目光投向海外,除了跨海并购不动产外,海外保险牌照逐渐成为新宠。继前海金控、中民投等巨头斥巨资收购海外险企后,近日,泛海集团也对外披露拟斥资约27亿美元收购美国大型综合金融保险集团Gen-worthFinancial.Inc(以下简称“Gen-worth”)全部已发行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Genworth

    金融集团是一家经营多元化的美国人寿保险业务和全球按揭保险业务的保险集团公司,在全美长期护理保险领域排名第一,按揭保险领域排名第四。截至2016年6月30日,其总资产为1082亿美元,净资产为170亿美元,营业收入为40亿美元。

    据悉,现金收购已发行股权的同时,泛海集团还承诺向Genworth提供6亿美元现金用于偿债,并提供5.25亿美元来强化寿险业务。此次交易已获双方公司董事会批准,预计将于2017年中期成交,交易还有待监管当局批准。在交易完成之后,Genworth将成为中国泛海的全资子公司。

    事实上,泛海集团并非首家跨海并购险企的中资企业。安邦、复星、中民投、前海金控等企业都相继将海外险企收入囊中。如2013年至今,从中国香港、美国、葡萄牙至加勒比地区,复星保险版图的扩张脚步从未停止,先后收购鼎睿再保险、加勒比保险集团、葡萄牙最大保险控股公司CSS的3家全资附属公司以及美国劳工险公司MIG、Ironshore等;紧跟复星步伐,安邦保险先后将比利时保险公司FIDEA、韩国东洋人寿、荷兰Vivat保险纳入麾下。去年,中民投全资收购再保险公司思诺保险。日前,深圳前海金融控股还参与收购新加坡最大再保险商亚洲资本再保险。

    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收购外资保险,行业人士表示,近年来,保险业全球并购活动表现强劲,未来的交易预计将有所增加。

    据悉,在全球宏观经济增长面临阻力的背景下,并购情绪有所转变,因保险公司正寻求各种方式用以配置剩余资本、提振营收增长或促使其结构更趋多元化、扩大规模并最终提升盈利能力。此外,全球化也对并购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特别是亚太地区重要性日益上升。

    据了解,最近发生的并购活动中,最大的当属ACE有限公司在全球完成对Chubb公司的收购并沿用Chubb这一久享盛名的品牌。合并后的Chubb成为全球保险巨头,在54个国家和地区运营,全球拥有31000名员工。上述人士表示,在很多市场,新的监管框架将会带来营运方面的挑战。这将鼓励公司进行资本优化和业务重组,以实现规模和成本效益。鉴于很多发达市场增长潜力疲弱,来自欧洲和北美的大型保险公司将在新兴市场扩大业务布局,以继续探索营收潜力和实现利益多元化。此外,保险公司将会寻求与非金融机构并购或战略合作以扩大分销能力,尤其在获取技术方面,以建立和发展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分销平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