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保险信托 > 任建国:保险资金追寻高利润的风险性投资是不合理的
  • 任建国:保险资金追寻高利润的风险性投资是不合理的

    时间:2016-10-29 09:59:56  来源:  作者:

    和讯保险消息 2016年10月29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之2016中国保险行业峰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本届峰会主题为“中国保险业创新与发展”,和讯网保险频道全程直播。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任建国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任建国指出,保险姓保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但少数保险公司的发展偏离了方向,业务结构需要调整。保险是风险转移工具,核心价值在于提供风险保障。当前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下降,反而通过投资获取利润,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保险资金追寻高利润的风险性投资是不合理的。保险具备金融属性,但仍有区别:金融强调资金融通,但保险强调风险保障,保障才是本质功能。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任建国

    以下为任建国发言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保险业的同仁大家好,很高兴参加第12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我们保险业的同仁共同探讨保险业的创新与发展问题。

    今天我要谈的话题叫关于“保险姓保”的几点思考。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这个议题被保监会的领导多次提及,提及之后这就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上周我参加了一个保险文化论坛,这个论坛主题叫做与“跨界重构”,我在这个会上就谈到了跨界发展与行业接触的问题。跨界发展也好,行业重构也好,都要坚持行业根本价值理念,就是保险姓保这种价值理念不能够变。谈了之后,在业内引起了反响,有人跟我开玩笑说,是不是跟风?我也跟大家玩笑,我说我还是一个跟风的人吗?而我这个人我还去跟风吗?我说这些思想是我一贯的思想。我记得在两年前,第一次参加这个论坛也是在这个讲坛上,我就讲到了保险行业的变与不变提出了“五个不能变”,其中一个“不能变”就是要坚持保险行业的本质和基本功能不能变,不管你怎么创新和发展。还有一点我当年在山东工作的时候提出来,要让商业保险成为助力金融风险管理的首选金融工具,所以今天我们觉得有必要就“保险姓保”的问题再谈一谈。“保险姓保”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坚持“保险姓保”,如何坚持“保险姓保”,从这三个方面来跟大家一起分享近期的新思考。

    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保险姓保”问题的提出。

    所谓的“保险姓保”是指保险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风险保障,保险的功能在于帮助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保险姓保”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保险姓保”本来就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但是我们有个别的、极少数的保险公司在发展中偏离了方向,没有坚持风险保障中的基本发展能力,所以成为了当前保险行业发展中的一个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关注。

    之所以目前要特别地强调“保险姓保”的问题,国务院领导也好,保监会从项主席开始就一直在强调这个问题,我今天谈的只是个人的观点,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保险业务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近年来,保险业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我国保险市场规模结构超过了德国、法国、英国,从全球第六位跃居第三位,对于国际保险市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6%,这应该是去年的数字,居全球首位。2016年前三季度保费收入为2.48万亿,增速达到了30.5%,全年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公司对资产负债的重视不足,导致了业务结构严重失衡。据统计,2015年保护投资新证交费达到7646亿元,相当于保费收入的近一半保费收入6677亿(音),同比增长超了三成,超过80%的公司有20多家。另外保监会开展了保单登记数据显示,寿险保单有14亿张,可是长期寿险保障只有4000多万张,这个数据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发展结构的失衡。相当规模的保费承担了较小的保险责任,偏离了保费的保障属性,这种业务结构如不加以调整,我认为最大的风险是今后有少数的保险公司将不姓保。

    二是众多保险消费者对保险的认识出现了新的变化。为什么现在领导同志都强调要“保险姓保”呢,消费者对保险业的认识也日益提升,保险从起源来看保险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和财务的稳定器,核心价值在于能提供保险保障、保风险管理。现在保险业逐步地具备了出现强化保险财富的趋势。随着市场上利率的不断下降,居民资产保值增值的难度加大,加上保险行业费率市场化改革,导致负债发债的竞争加剧,保险行业的利率居高不下,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购买投资于保险的产品。我看今年央视财经频道做了一个调查,叫做2016年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这个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投资前三名分别是保险股票和债券。保险投资业从2013年第六位跃居到2016年的第一位。相当多的保险消费者把保险这个风险管理的首选投资工具当成了财富管理的首选投资工具。

    三是少数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方向出现了新的变化。保险资金的本源是辅助基金,用于弥补辅助成员的损失,随着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充分竞争,保险公司承保利润率逐步下降,有的甚至是出现了亏损,转而通过险资运用弥补承保端的市,成为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向应该是低风险具有稳定收益的风险。保险资金利用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实现风险保障的目标,也就是说服务于保险的主业。当前,我国经济虚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体经济依然困难,一些金融活动因偏离服务实体经济而饱受诟病。两年前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在《人民日报》发表感言,说近年来我国资金脱实向虚有所加剧,金融领域的资本提升,加剧了资产泡沫,积累了系统性风险,这不利于实体经济,也不利于金融健康。他的感受应该是更加深刻的。保险行业也存在类似的现象,随着险资应用的渠道逐步放开,有的保险公司并未坚持稳健审慎的原则,采取粗放的发展方式,积累了流动性风险。片面地追求短期的高收益,将保险资金的合理运用变成了追求高额利润的风险投资,偏离了服务主业、保障风险的初衷。

    四是各类保险投资人的投资目标发生了变化。保险资产采用了均摊风险的方式来降低各级审批,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保险投资人本着基于功利的心态,运用商业的手段在追求公平效率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收益。大家非常积极、非常踊跃对我们的行业进行投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我觉得一些资质较好的投资人在向行业注入资本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贯彻着保险业的使命和担当,推动了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也有个别的投资人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并不重视,看重的是保险的融资功能。试图把保险作为单一的融资平台,偏离了保险投资人的根本使命,所以我觉得为什么最近包括国务院的领导同志和保监会的领导同志,多次地提及保险必须姓保,他们是基于这四个方面的情况。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为什么要坚持“保险姓保”?风险保障功能是保险业重要功能,保险金融属性的发挥必须以风险保障的基本属性为前提。保险业只有处处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和规范的价值理念,才能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社会的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我说为什么要坚持“保险姓保”有三个方面。

    第一,“保险姓保”是商业保险本质属性的体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15世纪颁布的诏书中对保险做了如下的表述,保险是将损害由少数人的重负债变成多数人的轻负债,这一古典的定义高度概括了保险业的特定含义,至今能为世界各国保险界所认同。保险的意义只是今天做明天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父母做儿女的准备,儿女幼时做长大的准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保险的功能和作用也在逐步地发展放大,保险的每一步发展放大,都是紧紧围绕保险的基本属性展开的。因此,保险是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保险的核心功能就是风险管理。我也赞成保险业适度地参与居民的财富管理,但决定部分本末倒置,如果偏离了属性,偏离了“保险姓保”的发展方向,保险就不称其为保险,保险行业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你可以去做基金和其他的银行。

    第二,“保险姓保”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保险是服务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社会的稳定器和经济的助推器。众所周知,保险可以通过提供补充性的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产品,满足多元化的民生保障需求,有利于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发展财产保险、农业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产品和服务,帮助社会公众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抓紧风险管理,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国责任保险在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医疗责任等领域的普及可以更为简单地化解民事责任纠纷,建立高效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管理机制。农业保险可以降低自然灾害给广大农民带来的损失,降低各地政府灾后发展的负担。我觉得中央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上升到国家意志,正是看重了保险业的风险保障,而不是看重保险业的财富管理。类似的保险产品还有很多,保险的各类产品和服务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深度参与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这就是政府希望保险的发展方向,也是市场发展的规律,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第三,“保险姓保”是保险业发展的独特价值。针对保险的本质,理论界有损失赔偿说等说法,但无论如何都是与风险保障有关系,现代保险业逐步发展为有资金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功能,所以我们认为保险具备金融属性,但又不是纯粹的金融。虽然保险往往既包含保障又包含投资与金融密不可分,但保险与金融二者均有本质的区别。金融强调的是资金融通,而保险强调的是风险保障,如果将保险的核心功能定位为资金融通,保险就失去了独特的优势,银行和证券同样可以提供资金融通,而且这正是他们的本职功能,但如果将保险的核心功能定位为风险保障,保险就不可或缺,因为保险业的风险保障功能是行业自身发挥的优势,其他行业无可替代。这是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是如何坚持“保险姓保”。

    项主席曾多次指出保险要首先姓保,绝不能跑偏,绝不能给只向浑水摸鱼的人一点机会,坚持“保险姓保”可以从五个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加强保险公众宣传,提升全社会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是夯实保险业发展基础、巩固和培育保险市场的迫切需要,是增强保险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工作,这个要在理论上加强,我们保险业现在好像是居民投资的第一选择。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和引导作用,鼓励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和互联网开辟专门的保险频道和节目栏目,在全社会形成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氛围,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从宏观方面引导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保险监管部门通过加强监管领导全过程的培养,市场主体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保监会针对人身险出的一些重要的举措,包括对清算制度的一些完善,和产品的监管,其目的是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和防范人身保险的风险,这种适度的监管和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最终要让保险消费者认识到保险是生产生活中对冲风险不可替代的重要工具,让行业经营主题认识到创新发展、风险保障型的保险是立业的根本,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让保险投资人意识到,保险并不是暴利行业,不能急功近利,应以公益的心态推动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要将“保险姓保”作为保险业的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方向。推进保险回归保障功能,就要求保险业提供凤鸣朝阳、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保险服务,所以保险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认为首先要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坚持鼓励专业化、差异化的方向,促进业内细化融通和多元化生产主体的竞争,结构多元化的保险服务。其次要调整产品供给结构,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不断创新,改变少数险种支配保险市场的格局,特别是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资源,以保险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及保险产品服务创新,鼓励保险产品和服务向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改善产品供给质量,切实发挥好风险保障功能。再次,就是要提升保险业的服务质量,建立有效的保险服务标准化流程,尤其是要在解决销售悟道和理赔难等难题上提升,强化保险行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让保险消费者有更多的获得感,不断提升保险的美誉度,扩大经济社会对保险的需求。需要强调的是,随着互联网带来的商业模式的继续变革,跨界发展成为近期行业热议的话题。我认为无论是跨界还是重构,都应该坚持保险行业的根本价值,都应该以更好地实现保险业的风险保障功能为前提,郝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成,就是说养老医疗健康是可以跨界的,跨界成功的话可能会成为今后公司在行业竞争中的竞争力。我们的财产险都是汽车保险,我们要不要去做汽车,保险公司要办汽车制造企业,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应该是以更好地实现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为前提,绝不能种了人家的地放了自己的田。

      第三,是将实现风险保障的目标作为保险基金运用的主要目标,保险基金运用对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实现风险保障具有支柱性的作用,而部分险资出现长险短用和短险长用的风险,信用风险、跨界并购的风险,风险管理薄弱带来的风险给行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为此我们必须理顺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则,筹措起回归服务风险保障的目标,一方面从负债端管控入手,加强对中短期产品的管控,限制所有产品销售的比例,或者在要求有偿付能力的条件下进行销售,对产品实时进行窗口指导,甚至采取必要的现实措施。

    另一方面,从规范投资端入手,加强制度和规则建设,引导保险资金更多地投向固定收益类的产品,以其他类投资为辅,降低投资的风险,同时还要加强对集团公司和股东的监管,规范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避免因弥补动荡导致金融行为变质,尤其是防止大股东保险公司作为自己的融资平台。

    第四,政府要加大对风险保障类保险业务的政策支持力度。政策引导、政策支持是引导市场要素流动的根基,坚持“保险姓保”不动摇,监管政策就要向保障型产品转型。如降低经营门槛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提高保障性保险业务的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保险要加快立法、强制立法,如农业保险、部分责任险等,仍然依赖于有效的政策制度供给。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的需求增加,但这两大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的空间非常大。要把这些业务发展好,确实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特别是税务的支持,所以我觉得政府支持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同时,保险行业也要加强市场培育,加大对保障性险种的创新力度,积极开放财务市场,改变市场主体集中在投资人保险产品过度竞争的局面,不断优化行业发展动力结构,增强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五,改革完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促进行业坚持“保险姓保”。作为保险业风险管理最后一道保险的防范制度,在防范和化解保险业风险的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保障基金的规模已经接近了1000亿了,这对我们防范行业的风险应该说是很大的物质基础。中保基金公司作为保险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的主体,兼顾着行业风险贯彻和风险处置的重要职责,为了更好地促进“保险姓保”的本质属性不变。我们有必要对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的一些具体环节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首先要加快推进保险保障基金投资制度的改革,实现风险分离制,促使保险公司加强风险自控,抑制少数保险公司盲目扩张的冲动,降低行业的整体风险。其次,细化保险保障范围的标准,我们计划做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制定标准条款,对不同类别的保险险种,我们将考虑区别对待,一方面充分体现保险保障基金的职能,另一方面对市场投资风险等需要保险消费者自行负担的风险,我们希望设置通行的保险政策。

    我今天就为什么要提出“保险姓保”,为什么要坚持“保险姓保”,以及如何坚持“保险姓保”的问题自己的一点思考跟大家分享。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