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保险信托 > 大额资金转移或受影响 内地客户仍蜂拥赴港投保
  • 大额资金转移或受影响 内地客户仍蜂拥赴港投保

    时间:2016-11-01 08:16:20  来源:  作者:

    去买香港投资型人寿险不能刷银联卡了

    记者 马杉

    近日,一则“小道消息”在香港保险圈炸开了锅:中国银联将于10月29日凌晨0点起,全面暂停以银联为支付渠道缴纳香港保险保费。消息一传出,多家香港保险公司立即被闻风而至的内地投保者挤得水泄不通,大家普遍担心未来监管政策会进一步收紧,搭“末班车”前往香港排队投保。

    随后,银联国际在28日深夜发表声明“辟谣”,称并未停止境外保险类商户的银联卡支付服务,但按照监管政策要求,境内发行的银联卡仅可进行个人旅游、消费类支付,不得用于资本和金融项目交易。因此,银联卡仅可用于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不能购买具有资本项目投资性质的人寿险。也就是说,被内地投保者所青睐的分红型重疾险、教育金等投资型保险,都将跟银联卡“说再见”。

    银联堵上买保险转移资产的口子

    银联国际在10月29日发出正式公告:近期,我们通过商户交易监测发现,部分境外保险类商户存在单卡单商户多笔交易量激增的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近日,我们发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引》(下称《指引》),重申相关监管要求及业务规则,保证境内银联卡在境外的合规使用。《指引》目前在香港地区试行。其中规定,境内居民在境外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时,可以使用银联卡支付,其他保险项目严禁使用银联卡支付。且严格落实外汇政策规定的境外保险类商户单笔交易不超过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的消费金额限制。

    随着人民币持续贬值,激发了一部分人想将人民币兑换美元进行保值的需求。由于国内外汇市场尚未完全开放,外汇局规定个人每年结汇上限为 5 万美元,而在境外刷卡买保险一直没有限额,再加上香港保险通过美元或者港币结算,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了通过前往香港购买保险产品来达到资金换汇和转移出境的目的。相比国内的保险产品,香港分红型重疾险、教育金等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收益更具有优势,“避开外汇管制”也成了一部分香港保险公司推销这类型保险产品的“营销术语”。此次中国银联重申相关监管要求及业务规则,将堵上以买保险方式转移资产出境这一口子。

    香港一家保险公司的代理人林女士告诉记者,从今年年初开始,针对内地赴港投保的支付渠道已多次收紧,不过受影响的仅仅是那些有大额资金转移需求的客户。

    “在我接触到的客户中,大部分来香港投保重疾险与小额储蓄教育金的客户刷银联卡支付保费符合外汇政策的规定,也就是单笔交易不会超过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除了银联卡,还有其他支付方式可用,如VISA、MasterCard、AmericanExpress和现金等。”林女士说,很多客户都会在我们的建议下在香港开设一个香港银行账户,这样会使未来的续期缴费更加方便。

    大批内地客户蜂拥赴港投保

    内地居民为何舍近求远去香港买保险?快报记者询问了很多已经在香港投保或者近期有想去香港买保险意愿的内地居民,得到的回答是,看重的是香港保险条款设置更加人性化、保费相比国内低等优势。

    住在王马巷横燕子弄的蔡大姐近期就有给外孙买香港教育保险的想法,在对比了香港和内地同类型保险后,觉得还是香港教育保险更加人性化,保障更加全面。

    今年10月初,杭州的李先生就专程带着老婆、孩子赶到香港买保险。尽管早就听说去香港买保险的人多,但一到香港位于海港城的英国保诚保险公司,现场的场面还是把李先生吓着了。“全是内地去买保险的,队伍排得老长。大部分都是给孩子买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光是排队填表格他们就花去了一整天的时间,接着第二天还要到诊所去做体检等项目,回来又继续填表格,办好所有的购买手续,几乎花了他三天的时间。

    今年初,杭州的王先生在香港为自己买了一份重疾险和意外保障险,每年保费大约是5000港元,折合人民币约4366元,缴纳10年以后,能获得终身20万元的重疾和意外保障,此前他咨询过内地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类似的产品每年要多缴近1500元人民币。

    另外,香港保单大多有“不可争辩”条款,“免责条款”项目比内地保单少,这让投保人的利益更有保障。

      风险隐患不容小觑

    尽管香港保险产品有诸多优势,但内地居民赴港投保时,可能会遇到法律、服务和汇率等方面的问题。

    国内一家寿险公司业务经理透露,在香港买保险通过美元或者港币结算,其中以港币较为常见,汇率的变化很可能造成高收益的香港保险最终收益缩水的情况。因此,到香港购买保险,汇率风险不能不考虑。虽然今年以来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美元有升值预期,但并不意味长远如此。

    另外,今年以来,保监局对购买香港保险多次发出风险提示,明确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存在外汇政策风险,保单收益同样具有不确定性。购买香港保险的内地居民,如出现理赔纠纷,需要亲自去香港打官司,成本较高。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慎防“地下保单”。如果是通过境外保险代理人在中国内地签署的保单,则属于“地下保单”范畴,不但代理人的销售行为要受到严厉查处,所签署的保单也是无效的。此前,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就特别提醒,内地游客来港购买保险时,保单申请人及见证人必须要在香港签署,保单才获得香港法律保障。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