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保险信托 > 资管能力成为险企核心竞争力 偿付能力不断改善
  • 资管能力成为险企核心竞争力 偿付能力不断改善

    时间:2016-07-06 02:52:54  来源:  作者:

    如果承保和投资是保险公司发展的两个机翼的话,资本管理则是核心的发动机。

    偿二代正式实施半年,行业的关注焦点,已经从这项新的监管体系的规则,进一步转到新制度下的资本要求如何融入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如何提升公司资本管理水平。

    在2016年6月29日由中国精算师协会主办、瑞士再保险北京分公司协办的保险资本管理与行业发展论坛上,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偿二代正式实施,为行业提高资本管理水平创造了非常好的机遇。多位与会人士认为,资本管理能力正成为保险公司的一项核心竞争力。

      核心资本占比91%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论坛上介绍,保险业以偿二代为指引,风险管理水平普遍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偿付能力状况不断改善,偿二代下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数量由2015年第一季度末的13家,减少为2016年一季度末的4家。

    同时,行业资本质量较高。偿二代根据吸收损失能力的不同,对实际资本进行分级管理,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一季度末行业实际资本中,损失吸收能力较强的核心资本占比91%,附属资本仅占比9%。

    另外,行业资本与风险的对应关系明确。产险公司最主要的资本要求源于保险风险,寿险公司最主要的资本要求源于市场风险。

    陈文辉表示,偿二代建立了一个全面、科学的框架,真正实现以风险为导向,使得各公司的资本要求与业务的风险相关联,偿二代正式实施,为行业提高资本管理水平创造了非常好的机遇。

    陈文辉同时强调,提升资本管理水平是保险业应对经济转型、实现市场化改革和行业自身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保险公司资本管理不要仅停留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层面,而是要把资本管理作为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的工具、价值创造的工具,真正落到公司经营管理的实处。

    偿二代全称为“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英文简称“C-ROSS”),是中国保险业的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自2015年2月试运行,2016年正式实施。与此前的“偿一代”以规模导向不同,偿二代以风险为导向。

      重建资本管理框架

    论坛上,多位精算、财务、风险管理等领域人士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观点,即偿二代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保险行业资本管理水平,未来资本管理能力将成为保险公司的一项核心竞争力。

    偿二代试运行后,行业普遍确立偿付能力管理理念和资本管理意识;随着偿二代正式实施,行业需要重建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框架。

    中国人寿副总裁、总精算师利明光介绍,狭义的资本管理包括资本的量化、资本规划、资本补充、资本的报告和监控,以及配套基础环境的建设等;广义的资本管理则涵盖对资本产生影响的所有重要决策环节,涉及产品策略、资产配置、资产负债管理等多方面。

    比如资产配置方面,利明光认为,在资本管理视角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风险导向的资本计量要求考虑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平衡,因为资产负债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资本需求,资产期限结构、信用结构和会计分类等会共同对资本需求产生影响;同时,资本配置不能简单地追求投资收益,需要在合理控制风险和资本消耗的基础上优化资产配置管理,将资本回报率纳入投资业绩考核;另外,还要重视资产之间的风险分散化效应,风险因子的相关性越低,资本占用越低。

    平安人寿总精算师孙汉杰表示,“资产负债管理”为偿二代下风险和资本管理的重点,“利率风险”为未来资本管理的关键;而随着新业务的快速增长,对新业务风险管控也成为资本管理的关键环节,新业务的自我偿付能力维持,是大公司维持充足率稳定的基础。

    富德保险集团拟任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关凌表示,偿二代下,保险公司要全面导入风险管理能力体系,建设资本管理体系,涉及团队、制度、IT系统,包括考虑资本成本的业务经营和投资管理模式、产品开发新指标、偿二代下的内含价值等指标等多方面。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