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保险信托 > 安邦海外投资 吴小晖谈三大原则
  • 安邦海外投资 吴小晖谈三大原则

    时间:2016-09-28 15:42:00  来源:  作者:

    近年来,中国企业“一掷千金”、“全球扫楼”的形象逐步强化,而中国安邦保险集团(Anbang Insurance)则是在外媒中曝光率最高的。2014年,安邦因斥资19.5亿美元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而让西方瞠目。不过,安邦出手从不盲目。今年以来,其“海淘”的步子也迈得愈发谨慎,这背后是对海外投资战略的通盘考量。

    9月以来,安邦董事长吴小晖在美国、加拿大等地频频亮相。9月20日,李克强总理出席由纽约经济俱乐部举办的晚宴,这场晚宴设在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吴小晖作为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晚宴;9月23日,吴小晖出席中加经贸论坛,阐述国际投资战略。

    “在欧洲的荷兰,安邦用1欧元买下了近500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的保险企业百年老店VIVAT,当年扭亏盈利8亿元人民币,今年上半年盈利43亿元人民币;在亚洲的韩国,安邦收购的东洋人寿保险公司短时间内利润和业务增长一倍。”吴小晖表示,安邦“买买买”基于三个原则:重视选择成本、选择效益;综合成本、综合效益;财务成本、财务效益。

    (由第一财经整理)(由第一财经整理)

    “海淘”坚守三大原则

    无可否认,安邦声名大振源自其最近两年异常彪悍的收购案。

    在海外,安邦先后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及劳埃德银行、韩国东洋人寿、荷兰VIVAT保险公司、美国信保人寿,成功将金融版图及业务扩展至亚洲、美洲、欧洲等地。其中,光是拿下华尔道夫,这个以招待各国元首而在全球具有特殊地位的酒店和纽约核心地标,就一次出手近120亿元人民币。

    在国内,安邦不断掀起攻城掠地的高潮,金地集团(600383,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万科A等10多家上市公司都有安邦的投资身影。

    不过,比起买了多少货,吴小晖总是更乐于谈“买买买”背后的逻辑。他强调,安邦在进行国际投资时会从三个角度来考虑。

    “首先,我们考虑选择成本、选择效益和投资总额,也考虑投资的地点和具体的项目。我们会对项目进行严格的比较筛选,对投资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进行讨论再选择,这是我们决策的第一关。”

    他表示,确定项目所在的地区、行业以及投资金额后,还会看它能否带来稳定的收益,是否有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和较好的安全性。“我们投资的项目都要符合这三项要求。这是我们投资的前提。”

    第二,安邦考虑的是综合效益。具体而言,大型企业一般会考虑社会价值。“比如说安邦,我们围绕着人的行业投资,包括养老、医疗、地产。我们重视投资项目的社会综合效益,有些项目即便盈利前景很好我们也绝不会投。我们也很重视在环保、绿色能源等领域的投资,投资了中国最大的风力发电机制造商。”

    之所以安邦重视投资的综合效益,是因为“最终社会要评价我们是不是一个‘企业公民’,有没有尽到地球公民、社区公民的责任。”吴小晖称。

    值得一提的是,安邦国际化的过程中,有竞争力的产品,以及市场上完善的法律环境不可或缺。近年来,安邦也在国际化发展方面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在收购几大标的后,帮助其实现了更好的盈利。

    “比如在欧洲去年以象征性的1欧元收购了荷兰VIVAT保险。在安邦的帮助下,VIVAT半年就扭亏为盈,今年上半年盈利43亿人民币。这表明中国企业今天不但有资本输出的能力,也有输出管理、技术的能力。”吴小晖介绍称,VIVAT此前理赔要一个月,而在中国安邦的客户通过手机APP理赔最短只需要16分22秒。VIVAT通过引入安邦设计的APP,让理赔时间大大缩短。这个新技术的运用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增加了企业的综合效益。

    第三大原则便是盈利。对私营企业来讲,没有盈利将无法生存。“所以,我们的投资必须考虑成本和回报。我们内部有一个严格的投资原则,回报不能低于10%。我们会选择长期的资产配置,比如VIVAT投资的德国国债带来了可观效益。安邦的资产配置会根据每个市场和行业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吴小晖称。

    中企出海不盲目

    其实,安邦只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缩影,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走出去的步伐已经势不可挡。对于众多中国企业而言,关键在于怎么“出”,“出”得值不值。

    先以安邦为例,今年以来,其一系列动作都呼应了其“三大原则”。今年初,喜达屋收购案在安邦、万豪不断加价你争我夺下备受全球关注。起初,安邦对于喜达屋似乎是志在必得。在与万豪的竞争中,安邦已经将报价提升到了141.5亿美元。然而,今年4月1日,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称,安邦将退出收购喜达屋;9月23日,万豪终于完成了对喜达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国际集团的收购。

    而安邦“收手”更多是出于对成本利润的权衡。一位安邦内部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当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退出竞价的原因并非是因为“监管对海外投资所谓‘不得超过15%’的比例限制”。该人士透露称,安邦在发起收购之初,即已经做了比较周全的安排。“原因的确出现在了‘价格’上。因为在安邦提高报价后,万豪方面传出明确的信号是打算继续抬价,那么对于安邦来说,就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是不是要继续往上抬’。如果继续抬价,就意味着,交易价格可能要大幅偏离喜达屋的基本面。如此大的一笔投资,安邦不会冲动和冒进。”

    更早前,吴小晖在某次赴美国校招演讲时,也提及了安邦天价收购华尔道夫背后的“生意经”。他表示,有些人从表面上算就认为该酒店单个房间的收购均价贵了,其实做商业决策的时候最基本原则是盈利,以及其商业模型是否可持续。

    “这个酒店共1400多个房间,16.3万平方米的面积,19.5亿美金的投资约合每平方米73000元人民币,这个项目获得的是终身产权,我们觉得有很大的盈利空间。商业决策不能从概念出发,一定要有数据做支持,我们详细分析了纽约中城地区周边住宅价格,即每平米售价约20万-30万人民币,其中差价至少十万多人民币,这个项目潜在盈利性非常好。”

    就中企“走出去”的整体态势来看,去年以来,民企成为了中企海外并购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总金额408亿美元中,民营企业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120%。中企考量更多的不是收购一个“牌子”,而是“专门技能”(knowhow)。

    罗斯柴尔德集团(又称“洛希尔集团”)中华区主席俞丽萍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称,“并购行业转换明显,早期都是资源类的,当前已逐步转向食品、医疗、TMT等行业。中企积极在北美、欧洲等成熟市场寻找优质并购目标,将海外的技术、品牌引入中国,同时也开始向亚洲等成长型市场转移核心技术以及开发新型市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