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生命医学 > 喝假酒中毒怎么办?医生:接着喝真酒
  • 喝假酒中毒怎么办?医生:接着喝真酒

    时间:2019-07-24  来源: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  作者: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

    来源:SME科技故事出品

    近期某音上流传着一个小视频,大致的内容是这样:

    某男子因为不小心喝到假酒中毒了,被送进急诊室抢救。

    结果医生喊护士姐姐拿来60度的真酒,让他继续喝。

    大家还没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就说患者已经解毒出院了。

    图片来源于新闻报道

    图片来源于新闻报道

    等等,这不会是按照所谓“以毒攻毒”的思路来编的段子?

    但你还别真信,临床上还真有这么一个神奇的疗法。

    2017年,重庆石柱县一位误喝假酒的男子就是这样治好的。

    如果有人误喝假酒了怎么办?让他继续喝真酒就行了吗?

    当然也不是,前提是你得先确定他是甲醇中毒。

    众所周知,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酿酒业也十分发达。

    目前,市场上所谓的假酒要么是小酒厂为了销售业绩而仿冒名酒;要么是工业酒精勾兑成食用白酒销售。

    工业酒精中大约含有4%的甲醇,但因生产成本较低、又和酒精乙醇的气味相似。

    不法分子会拿它当作食用酒精制作假酒,饮用后会产生甲醇中毒。

    别看甲醇中毒听起来陌生,但近年来我国广东、山西、湖北和云南等省份先后发生过甲醇中毒事件。

    中毒者起初就像是喝醉了,头昏呕吐,步履蹒跚。

    过不了多久,他会呼吸加快,眼睛发黑,视线模糊。

    严重的还会昏迷不醒,双目失明,甚至是死亡。

    2011年12月,印度西孟加拉邦发生假酒事件死亡167人。

    结果显示,中毒者所喝的假酒中掺入了甲醇。

    2010年8月,云南某酒楼服务员将甲醇燃料当成白酒。

    最终导致6人中毒入院,其中2人双目失明, 造成一级伤残。

    据统计,甲醇中毒的致死率和致盲率较高。

    更可怕的是,甲醇毒发还存在一定的潜伏期,少则12-24h,多则2-3天。

    如果中毒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么,为什么掺了点甲醇的假酒威力如此之猛?喝真酒解假酒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神奇疗法背后暗藏的玄机。

    图片出处:兑制白酒引起115例甲醇中毒的调查分析

    图片出处:兑制白酒引起115例甲醇中毒的调查分析

    甲醇又被称为木精、木酒精、木醇等,最早是由木材干馏取得。

    我们学过它的分子结构是CH3-OH。而乙醇的分子结构是CH3-CH2-OH,看起来有点像。

    两者不光是结构类似,就连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也相差不大。

    接下来,就让我们主要以甲醇为例来大致介绍这个过程。

    一些简单醇的命名

    一些简单醇的命名

    甲醇被视为最简单的醇,但心思一点都不单纯。

    当它被掺入假酒中穿肠过,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在人体里打响。

    乘坐着“血液循环列车”,甲醇会抵达人体组织和器官中。

    当然,甲醇大军对于各组织的入侵计划是不一样的。

    它们更喜欢大部队聚集在含水量多的组织中。

    像我们的肝、 肾、胃肠道、眼房水、玻璃体、脑脊液等甲醇含量就比较高。

    相比之下,我们的脑、肌肉、脂肪组织中就比较低。

    当它们肆无忌惮地入侵时,会遭到我们体内醇脱氢酶(ADH)的伏击。

    此时,将近90%-95%的甲醇会面临粉身碎骨的命运。

    然而,被分解其实宣示着它们要正式在人体作妖了。

    甲醇先是慢悠悠地脱掉一部分“氢”马甲变身成甲醛。

    等等,这甲醛不就是我们常听说会造成白血病的那个吗?

    是的,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

    好在甲醛一出现,我们体内另一种醛脱氢酶就会出来围剿。

    双方战火一开,绝大部分甲醛会败下阵来代谢为甲酸。

    只不过,那些缺乏醛脱氢酶的组织就要被甲醛血洗一番了。

    有研究认为,我们的视网膜就极度缺乏对付甲醛的酶。

    因此,甲醇在那里被分解为甲醛后便开始安营扎寨,疯狂搞破坏。比如抑制视网膜的氧化磷酰化过程,膜内能量代谢障碍等。

    之后细胞发生退行性变,视神经萎缩等。

    这也是为什么甲醇中毒后受伤害最严重的部位是眼睛。

    中毒者会出现眼前发黑、闪光感、视物模糊、畏光、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双目失明。

    别以为其他能将甲醛歼灭的部位就相安无事了。

    甲醛分解后出现的甲酸也了不得,毒性不小。

    当它们大量堆积在体内时会造成阴离子间隙增高的代谢性酸中毒。

    轻度代谢性酸中毒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它只是会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等现象。

    但重度中毒者则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会死于呼吸麻痹。

    除此之外,甲醇中毒还会导致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从而引起头痛、头晕、嗜睡和昏迷等症状。

    严重者还会出现肌强直、震颤、面具脸等脑损伤症状。

    看到这里,想必你已经领教了甲醇在体内的杀伤力了。

    这也是为什么甲醇中毒的死亡率和致盲率如此之高。

    那么问题来了,区区乙醇(真酒)真的能降得住这恶魔吗?

    前面说了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跟甲醇高度相似。

    它们就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是代谢的产物不同。

    乙醇在体内分解的过程

    乙醇在体内分解的过程

    乙醇进入体内后也同样会被醇脱氢酶的伏击,从而催化生成乙醛。

    虽说没甲醛的危害大,但乙醛也是有毒的,大量累积,会有脸红、兴奋、头痛的表现。

    很快,乙醛脱氢酶开始发挥作用,它将体内的乙醛变成乙酸。

    不同于甲酸,乙酸是酒精进入体内后,唯一有营养价值的物质。

    虽说它能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但因为机体代谢系统正常,并不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有意思的是,乙醇与甲醇两者的代谢速度是不同的。

    据估计,乙醇要比甲醇快上七倍左右,远远将其甩在了后面。

    前面我们也知道了,如果甲醇在人体内不进一步分解的话,它对人体伤害不大。

    因此,要是不小心摄入甲醇的话,当务之急就是让它不被分解。

    这时候突破口来了,人体内的醇脱氢酶是有限的,用完的话就没有了。

    那么,派代谢能力强的乙醇大军进入体内将它抢完不就好了吗?

    醇脱氢酶

    醇脱氢酶

    没错,这正是喝真酒解假酒中毒的奥秘所在。

    严谨地说,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患者体内的甲醇竞争结合ADH,从而阻止甲醇经ADH代谢为甲酸,以此达到解毒的目的。

    不过,这得达到足量有效的血清乙醇浓度才行。

    临床治疗需使血清乙醇至少维持约22~33 mmol/L(100~150 mg/dl)的有效浓度。否则的话,将达不到理想治疗效果。

    所以治疗过程中要频繁地监测血清乙醇浓度,并且要不断地调整乙醇的剂量和滴注速度。

    这也是为什么开头那个男子陆续喝了近两斤的高浓度白酒来解毒。

    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这样的方法呢?

    这也不一定,不同患者体内的乙醇代谢能力不同。

    据统计,大约50%的亚洲人有着另一种线粒体变异基因ALDH2,这种基因会抑制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醛不能分解生成乙酸。

    喝酒上脸

    喝酒上脸

    受这些基因影响,亚洲人很多受到乙醛带来的副作用也会更加严重。

    临床上也证实使用乙醇治疗有诸多的不良反应,比如肝损伤、胃炎、胰腺炎、静脉炎、低血糖症等。

    由此看来,运用乙醇解毒并没有那么简单,它不仅过程繁杂,并且存在一定风险。

    为了谨慎起见,我们不能自行通过乙醇来解假酒的毒,还是要去医院治疗。

    除了拿乙醇当解毒剂外,医疗上主要应用血液透析清除来毒物。

    它不仅能够及时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物甲醇和甲酸,还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再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就能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拿乙醇作为甲醇中毒的解毒剂确有此事,但临床经验并不多。

    所以别觉得知道“喝真酒解假酒”这个方法,就能随便敞开肚皮喝了。

    毕竟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自己的身体。

    万一发现自己喝假酒后,首先要做的也不是喝真酒,而是第一时间催吐。

    *参考资料

    郝凤桐,牛颖梅。我国医疗机构救治急性甲醇中毒能力现状分析[J]。中国职业学,2014,41(05):560-563。

    赵丹平。白酒中超标甲醇的危害及控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9):26。

    江朝强,吴一行,刘薇薇,程建新,李小强,刘移民,周钢,周璇,张程。急性甲醇中毒的临床救治[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5(03):206-209。

    王喆,邱泽武。急性甲醇中毒的现状与诊治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08):22-23。

    陈捷敏,王立新,夏文涛。甲醇中毒机制的研究进展[J]。法医学杂志,2010,26(04):294-296。

    误喝“假酒”甲醇中毒怎么办?医生拿来白酒喊他继续喝澎湃新闻 2017-08-10

    陈捷敏,王立新,夏文涛。 甲醇中毒机制的研究进展[J]。 法医学杂志,2010

    温月珍,王深晓,廖洪林,曹嘉容,钟贵华,何旭东,何智华,梁文辉,甄智民,冯卫平,黄洁贞。兑制白酒引起115例甲醇中毒的调查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06):18-22。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