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新闻 > 迅雷创始人程浩:做商业,不思考不行,过度思考也不行
  • 迅雷创始人程浩:做商业,不思考不行,过度思考也不行

    时间:2017-06-22  来源:笔记侠  作者:

    改革开放这件事也一样,当时面对的问题是:

    • 国有经济还是私营经济?

    • 干部任用是选举还是直接任命?

    • 薪酬分配制度

    • 企业股份制改革

    这些大家其实都没什么经验,大家都没干过,搞砸了怎么办?于是出现了特区试点,从蛇口做起。

    无论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上层的社会实践,我们大家都是精益主义者。

    五、创业中的精益与不精益

    精益的精髓是FAIL CHEAP,FAIL FAST(低成本失败,快速失败)。在讲精益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是不精益。

    不精益并不是完全没需求,比较常见的是这八个字:痛点不痛、刚需不刚。我去做投资,经常会问三个问题:

    • 是不是刚需?

    • 市场有多大,趋势怎么样?

    • 怎么赚钱?

    刚需要看三件事:极大提升效益,极大降低成本和极大提升用户体验。大家要注意“极大”这个词,搜索引擎出来之前,我们要靠图书馆这样的方式去获取信息。搜索引擎的出现绝对是极大地提升了大家获取知识的效率;QQ这样的即时通信也是极大地提升了人们之间的沟通效率;迅雷是提升了下载速度5— 10 倍,节省了大家大量的时间。

    这都提高了效率,所以刚需就是或者极大提升效率,或者极大降低成本,或者极大提高用户体验,这三个碰上一个创业就可能成,三个都具备更好。

    和刚需并列的一个概念是高频,刚需和高频把生意分了四个象限,右上角是刚需且高频。如果你发现你的生意属于这个象限,你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东西抢到,你霸占了入口,就有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机会;左上角象限是刚需不高频 。

    其实大多数的项目属于这个象限,典型的比如婚礼、买房、拍婚纱照,虽然不高频,但绝对刚需。如果你的生意在这个象限,必须每一单得有足够多的毛利;如果既不刚需又不高频,这个项目就不用做了;而高频但不刚需通常也是伪命题,不是刚需的东西通常都不会高频。

    我们列举不精益主要的问题:

    1. 问题找错

    就是搞错了需求,刚才我们主要是围绕这块内容讲的。

    2. 解决方案做错

    任何一个刚需要想解决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但不是每一种都有效,可能大多数是无效的。

    3. 闭门造车

    闭门造车就是不跟用户接触,埋头做事,一做很多年。这些人通常的心理,一个是怕点子被偷走,第二个是怕BAT抄袭。

    4. 过早优化

    核心需求还没有经过验证就开始优化。如果做一款新手机,一个都没卖出去,就开始想着怎么做优化,如何设计得轻薄、时尚、漂亮,这些都没用。

    5. 过早扩张

    核心需求还没有得到验证就扩张。你的产品还没有经过验证,就去推广,考虑规模性扩张,获得一些所谓的虚荣性指标。可能创业圈很少有人会犯这种问题,但大企业会常见。产品还没卖出去就开始考虑建厂,建渠道的事情常在大公司发生。

    这张图,圈越大表示越容易犯错,圈越小表示越不容易犯错。对于创业者来说,后三个问题我们犯错误的几率比较小,主要是前两种。

    显性成本VS隐性成本

    财务报表上能体现出来的,可以量化的部分我们称之为显性成本。包括工资、五险一金,广告宣传支出等等。

    隐性成本是无法精确计算,很难量化的部分,说白了就是沟通成本。包括团队磨合,也很难讲这个团队磨合得好,效率比那个团队提高50%。这样无法准确量化的部分就是隐性成本。

    创业者往往只重视显性成本,不重视隐性成本。具体表现为:

    1. 员工工资压得很低,导致招聘效率很低;

    在创业企业,两个人干四个人的活,发三个人的薪水,这是正确的。

    2. 为了降低成本,招很多新手;

    3. 找的办公室过于简陋,面试者看着不想来;

    4. 为了省房租,把办公室搬到郊区;

    5. 为了降低人力资本,去偏远的省市开分公司。

    对于创业者来讲,其实时间成本是最贵的显性成本。我非常反对第五个,但这个事大家都很有动力去做。因为各地方总会给你一些政策:公司补贴、一次性赞助款、办公室免租几年、招聘补贴、税收减免等等,总会有一些诱因使得你有动力去偏远的地方开分公司。

    但是在创业早期过早开分公司,我认为是一件降低显性成本同时,也会极大地降低效率的事情。不能说分公司不能开,建立销售中心,业务有需求,硬件生产相关,这些都没问题,但因为降低人力成本最好不要开。

    最大的成本其实是时间。这也是精益创业最能帮助大家的, 节约时间本身就是在减少浪费。

    就像李善友老师说的: “创业公司最大的浪费不是上班时间刷微信,也不是打个广告没效果,也不是办公室租大了浪费,而是我们辛辛苦苦加班加点做出来的东西没人要。”

    我觉得说得非常对,创业公司最大的浪费实际上是这个。

    六、精益创业常见的两个问题

    1. 过度思考

    我们总是觉得一定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全想明白,但这是不可能的,是多想。以下几类人容易过度思考:

    (1)保守主义者

    (2)风险承受能力弱的人

    (3)机会成本很高的人

    这三类人往往容易过度思考。其实就是改变会导致机会成本很高。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讲,人生最大的风险其实是选错方向,浪费时间。对创业者来讲最大的过度思考就是从不冒险。

    2. 不做任何思考就扎进去的人

    这类人一般是没有经验的创业者或者是极度乐观主义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