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高招改革切莫“嫌贫爱富”
  • 高招改革切莫“嫌贫爱富”

    时间:2017-07-26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熊文

    文丨特约评论员 熊文

    每年,每所院校,每个系,在每个省招多少人都是有计划的。作为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太过于僵化,改革的呼声一直没有停。

    然而最近几年,高等学校争取过来的招生自主权,只不过划定的圈圈内重新制定分配方案而已,而这种分配也越来越偏向城市学生。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浙江衢州的一位女生被北大降219分录取。衢州二中学生周孟佳因为有健美操特长,获得过多次健美操冠军,以特长生的身份进入北大。上一次健美操特长进名校并为大众所知的是“奶茶妹妹”章泽天,如今的京东老板娘。

    以体育特长降200分被北大录取的浙江女孩周孟佳

    有统计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重点大学当中,农村生源一直呈下降趋势。这其中固然有城镇化的因素存在,但重点高校农村学子比例衰减的速率高于城镇化速率,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然而近些年来,各项招生计划改革,赋予高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名目繁多的招生专项计划进一步减少了农村学子上名校的机会。

    以北大为例,在高考分数的基础上,能够进入北大的方式有自主招生、筑梦计划、博雅计划、高水平艺术生、高水平体育生以及保送生等方式。除了筑梦计划是面向农村学子之外,其他招生方式城市学子优势明显。

    自主招生看综合能力,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的农村学子,希望在自主招生中脱颖而出无疑是机会寥寥。保送生靠竞赛成绩,农村学子高考尚嫌吃力,竞赛更是无望。艺术生和体育生则要有特长,动辄大投入的特长学习,以及必须的场地条件,对于农村学子而言完全无法负担。

    本身在教育资源上,城市学生已经远多于农村学子,另外在信息获取能力上,农村学子大多数是无法获知这类招生信息。知乎答主“游凯超”降40分进入清华,据他透露,大部分录取清华的人,在高考之前就差不多已经被清华锁定了。以他为例,高一的时候参加西部数学邀请赛,高二参加暑期学校,高三开学物理竞赛,高三上学期参加清华金秋营。先不说农村学子竞赛能力欠缺,单就各类竞赛信息,他们也无从知晓。

    农村学子由于教育资源的缺乏,没有课堂外获取优质资源的机会,必须依靠大量的学校教育以及时间投入,弥补与城市学子的差距。他们唯一获取信息的渠道,或许就是学校老师。但基层学校的老师,更关注的是高考的变化,针对高考进行高强度的应试训练。

    总之,从教育的第一步开始,农村学子就已经落后于城市学生,等到高考这最后一环,农村学子依然无法难以享受到机会公平。高等教育招生制度不改,农村学子由于资源匮乏而难以与优质高等教育“结缘”。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农村学子同样又因为信息匮乏从而只能走高考统招这一条路。所谓的高等招生改革,更多地变成了城市精英内部“分果果”的方案,不管你的优势在哪,总有一条路进“清华北大”。

    虽然我们很讨厌应试教育,但是应试教育靠的是时间的投入,在时间成本上,农村和城市是差不多的。但这种绝对的公平绝非教育的要义,而真的批判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对素质的定义又完全偏向城市文化。在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依然差距巨大的情况下,大部分的招生制度改革最终都变成城里人的内部竞争。

    寒门难出贵子,不是因为“门寒”,是一开始资源就“寒”。农村学子高分上名校,是励志新闻,因为能考高分的农村学子都不容易。而城市学子上新闻的却是低分,因为高考从来不是城里孩子唯一的选项。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