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和平崛起的中国要做“模范村民”
  • 和平崛起的中国要做“模范村民”

    时间:2017-11-02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陶短房

    文丨特约评论员 陶短房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面对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中国也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形势和环境。从外部看,全球化希望与问题并存,霸权主义和孤立主义两股暗流涌动;从内部看,一个崛起的中国究竟应该在“地球村”扮演怎样的角色?

    今天的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其它多个领域的突飞猛进,也引发了国内外越来越多关于“赶超”的讨论。国际社会既希望中国在世界扮演更为重要角色,承担更多国际义务;又担心强大后的中国会到处“指手画脚”。当然,更多人却是抱着微妙又复杂的心态,注视着中国的一天天成长壮大。

    近年以来的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取得了较大成果,如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国际性的论坛、会议,成立了亚洲投资银行,发起了“一带一路”倡议等。同时,中国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在地缘政治方面,对如何把握“互谅互让”和“坚持本国利益”的分寸;在海外文化传播领域,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在海外交流方面,如何兼顾政党、民间组织与非政府机构的影响;在侨务方面,如何团结更多的侨团、侨领和华人华侨等等,都成为了新时期中国在国际交往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天的世界不同以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间存在着越来越密切的相互关系与共同利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局势之下,也考验着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能力与智慧。

    从”大三角“到”一超多强”,中国在“追随跑”的过程中是公认的“高手”,但如今情况不同,中国已是“世界亚军”,不论继续韬光养晦或一味展示硬实力,都将成为一种高损耗的外交路线,善于求同,敢于立异,是新时代和大国相处之道。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着领土或主权争端,在这种情况下单纯“让利”、继续“搁置争议”,或一味逞强,都会遇到很多现实的问题,在非原则性问题上更灵活,在原则和关键问题上勇于清晰表达自己的底线和立场,才是新形势下中国的睦邻之道。

    不论远近,也不论国家大小,未来的中国对外交往时,都应该更清晰地标明自己的底线和核心利益,在底线、核心利益层面敢于坚持原则,在其它层面表现出充分的弹性、灵活性,将令对外交往之路越走越宽,事半功倍。

    因此,中国需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与时俱进的前提下坚持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在十九大报告中,“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既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呐喊,也是中国对世界做出的庄重承诺。

    中国的发展不是为了争当“地球村”的“村长”,而是为了增进本国人民的福祉,给世界传递出更多来自中国的友好与善意。中国应当成为“地球村”的模范村民,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国际责任,坚持改革开放路线,捍卫全球化成果,和各国人民发展平等互利的友好关系。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