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政能亮丨鼓励社会办医要做好“加减法”
  • 政能亮丨鼓励社会办医要做好“加减法”

    时间:2017-05-05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于平

    文丨特约评论员 于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要瞄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医疗服务,进一步深化医改,改善民生。这为解决社会办医“难”开出了“药方”。

    关于鼓励社会办医,近年来,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都强调这个问题,相关部门还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应当说,在高层强力推动、国家政策多方面扶持之下,社会办医“难”在一些地方有所缓解。

    但总体而言,社会办医“难”仍未有根本改观。国家层面的政策力度固然很大,但在不少地方遭遇“落地难”,对非公医疗机构的歧视政策取消了,但阻碍非公医疗机构发展的“玻璃门”依然存在。

    在不少国家,开办一家私立医院的门槛并不高,流程和开设一家商店差不多,最快几天就可获得营业许可。但在我国,社会办医审批程序再简化,依然动辄需要几个月以上。

    所以,依照简政放权的思路,社会办医审批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要求,要对社会办医实行一站受理、并联审批、网上审批。连锁经营医疗机构可由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

    这样的要求,无疑是对审批的进一步优化。作为地方政府,一方面当然得不折不扣落实国务院的要求,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不能满足于此。根据本地方民情社情,对于鼓励社会办医,地方政府上完全可以走得更远。

    例如,推动审批的透明,将非公医疗机构审批相关事项予以公布,并承诺每个事项办理流程的最长时限。每一家非公医疗机构的审批时长都应向社会公开。信息透明之下,公众监督才成为可能,这是解放社会办医、推动简政放权的重要依靠。

    鼓励社会办医,要做“减法”,在审批环节下足功夫,同时也要做“加法”,给社会办医更多资源支持。

    高水平的医生大多为公立医院所垄断,这是社会办医的最大瓶颈。此次国务院会议提出,实行医师区域注册,促进有序流动和多点执业。区域注册,堪称医生多点执业障碍的破冰之举,医师不再通过医疗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而是直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这利于打破公立机构对于医生的束缚,保障医生的执业自由。

    让医院无论私立还是公立,都能共享医生资源,这是推动医疗管理公平的关键一步。依此思路,公立医疗机构资源的开放,大有可为。

    眼下许多民营医院医疗设备都较缺乏,而公立医院医疗设备尤其大型设备使用率不高,此前国务院《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就提到“促进大型设备共建共享”,但设备共享的推进却不尽如人意。

    其实在国外私立和公立医院不仅早已实现设备共享,在更多医疗服务支持上,同样实现了共享。例如国外医生在私人诊所里接诊,在病人需要手术时,医生可利用当地公立医院的手术室为病人手术。这种从人员、设备到服务的全面共享,不仅避免了设备的重复购买建设,也降低了社会办医的门槛。

    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之下,社会办医从来不缺少民间的热情。本着简政放权的精神,政府应营造更为公平的医疗管理环境,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清理不合理的土政策,打破公立医院的资源垄断。对此,我们期待着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