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政能亮丨多想“如何办”,才能摆脱懒政思维
  • 政能亮丨多想“如何办”,才能摆脱懒政思维

    时间:2017-05-05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斯远

    文丨特约评论员 斯远

    前不久,随着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宇宙区长”孙连城也火了。他不贪、不贿、也不想升官,但工作却敷衍了事、有一搭没一搭、得过且过,成了社会公众热议的“为官不为”典型。

    现实生活中,类似“孙连城”这样的官员并不鲜见。这样的“为政之风”显然是要不得的,也不符合现代政府的行政伦理。有鉴于此,甘肃省委书记林铎4月26日在省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提出,党和人民把岗位、权力交到我们手里,我们就要担起该担的责任,把工作当成事业,把实干作为追求,少讲“不能办”,多想“如何办”,定下的事情就马上干、抓到底,为官一任就要成就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

    官员掌握着这个社会最为重要的公共资源配置权力,理应主动作为,积极行政,以舍我其谁的担当、以民胞物与的情怀,做好每一件事情。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犹疑彷徨的余地,而是一种为官、为政的本分。若是在其位,就必须谋其政;即便千难万难,也应该勠力前行。不然,老百姓若自己能够解好一应事宜的话,干嘛要让渡权利、花费金钱供养政府?

    任何事务只有好办不好办、办好办不好的分别,而绝无“不能办”、“不去办”的选项。一个公民既然选择投身公共事务,无论职务高低、责任大小,均应该不惧繁难、直面问题,官员的人生箴言,只应该是兢兢业业、克已奉公,而不能动不动就“难得糊涂”、“随波逐流”,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理由“不能办”,而应想方设法“如何办”。

    客观而言,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不少官员把从政看做一门生意,将商品交换原则带入党内政治生活,既想做大官,又想发大财,一旦做不成大官就意志消沉,以仕途出现“天花板”为由,或者疯狂聚敛,或者万事皆休。这样的为官不为并不在少数,也因此极大损害了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权威和公信力。为什么“孙连城”会引起广泛吐槽?因为现实中公众见多了这样的官员。

    这样的精神状态,这样的党风政风,不仅不符合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优化政治生态的要求,也与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热切期待背道而驰。这样的官员,非但不能成就一番事业,也不会造福一方百姓,必定会被时代的洪流抛弃。

    当下,中央三令五申转变作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少数干部懒政怠政、推诿扯皮,一些领域腐败问题时有发生。我们一定要直面挑战,敢于担当,全力以赴做好政府工作,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也强调,要“坚决整肃慵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

    如何才能让官员少讲“不能办”、多想“如何办”?不少人会本能寄希望于多一些林铎这样的地方主政官员,以“一把手”的身份和认知,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这确实立竿见影,效果明显。

    不过,长远看,更应在制度上发力。具体而言,首先要“零容忍”,即以严格的制度体系,严肃问责慵政懒政怠政官员,让不干事的官员挪挪位置,主动让贤。若是发现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失的,还要根据党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追究相关责任。

    其次,要“紧发条”,任何工作一经部署,就应该马上干、抓到底,而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卸责,乱找借口。即便发现存在问题,也应该积极主动反馈,而不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作壁上观。从2015年起,国务院开始通过严格的督查制度,倒逼政策落实,从听取来自第三方的政策效果评估,到日趋常态化的督查问责,“抓落实”已经成为国务院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各部门也应积极跟进,狠抓落实。

    其三,从官员自身而言,尤其应该转变观念,“接地气”,寻找破解问题的良方。公事当然难办,这也是实情,但不能因为难办就不办。官员理应有着比其他人群更多的“危机意识”和“本领恐慌”,并时时处处注意学习提高。这其中,个人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不能高站位、高视野,并深入实际、体察民情,必然会步步维艰,事事不顺。

    说到底,为政也是技术活儿,既要敬畏民众,又要恪于职守;既要马上去办,又要找到最佳路径。如此,才会成为一个“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