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奋斗者剪影
  • 奋斗者剪影

    时间:2018-04-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采访了一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知识分子代表,听他们讲述自己和团队的奋斗历程,展示他们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

    太湖之光团队:青春闪耀中国超算

    如果把200多万台最新款的普通电脑加起来,计算能力只能跟它打个平手;其1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70多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地计算32年。这是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助理甘霖对“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速度的惯用回答。

    奋斗者剪影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青年科研人员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机房工作。段芳摄/光明图片

    2017年11月,“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以每秒12.5亿亿次的峰值计算能力以及每秒9.3亿亿次的持续计算能力,再次斩获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第一名。

    这么快的速度有什么用呢?“神威·太湖之光”的团队给出了一个最通俗的说法:基于“太湖之光”平台,科研团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算天、算地、算人”。就拿“算天”来说,基于平台的“千万核可扩展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可以让天气预报精确地推测出下一分钟一公里范围内的气候详情。

    “神威·太湖之光”应用领域涉及天气气候、航空航天、新能源等19个方面,已支持上百家用户单位完成上百项大型应用课题的运算任务。下一步将围绕世界重大科技需求,开展高性能计算应用服务,支持国家高性能计算发展战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为世界科技创新作出贡献。

    而这台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背后却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年轻团队。在清华大学教授、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这样有经验的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他们反复尝试寻求突破。甘霖说,年轻就是最大的优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尝试什么是好的,10个想法里只要有1个是对的,就能创造出带来巨大变革的新成就。

    24岁的张天雨是“神威·太湖之光”中的一员。他所在的团队主要负责“神威·太湖之光”IO资源的优化及分配。如果将“神威·太湖之光”比作一个人,他所在的团队就是这个多手多足巨人的大脑,管理和分配不同的“脑部区域”去处理各类科研项目,以获得最佳的数据读取和处理。张天雨很喜欢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头号玩家》,尤其是其中的女主角萨曼莎,因为她性格坚毅、头脑清晰,最主要的是她能够为了理想和团队付出自己。正像每一个“神威·太湖之光”的年轻科研工作者一样,他们日复一日,围绕着看似冰冷的超级计算机,用自己火热的干劲和各种奇思妙想的创意,为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付出自己的无悔青春。

    (光明日报记者 闫汇芳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杨子韧)

    郑捷:挑战别人看不了的病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对普通人来说,皮肤科关乎“面子”问题,其实它甚至关乎性命,严重的皮肤病是致命的疾病。如今的瑞金医院皮肤科是业界公认的复杂、难治、危重皮肤病的治疗与研究中心,这源于皮肤科郑捷教授多年前立下的规矩:“要勇于挑战那些有难度的疾病。”

    奋斗者剪影

    郑捷教授带领学生们在病房为患者进行检查。光明日报记者 闫汇芳摄/光明图片

    在与无数疑难皮肤病打交道的30多年里,郑捷总是很“固执”:他的病房收进来的都是别人不收的病人,他说,要挑战专业领域的高峰,看别人看不了的病;他坚持尽可能少用有副作用的药物,坚持不为了追求短期的“疗效”而让患者的全身健康面临威胁;他还坚持保留那些因收费低廉而正在逐渐消失的皮肤病有效治疗手段,比如七星针、水针、点刺等,他说,我们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病房是患者的,不能为了效益去挑选病人。他的话很实在:“患者的需求,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他说:“医生不能只看到病,眼睛里还要有人。”天疱疮、类天疱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死亡率超过20%,常规的治疗方法是长期、大剂量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但副作用较为严重,郑捷率先提出“以尽可能少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的理念,并付诸实践,10余年来无一例患者死于原发病,未有一例患者发生严重感染。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早期表现各异,诊断困难,而当诊断明确时往往已进入晚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郑捷在国内首先提出以“非化疗方法”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多年实践证明,瑞金皮肤科采用非化疗治疗的患者存活率大大高于接受化疗治疗者。

    郑捷总是说,好医生不仅要会看病,看好病,还要让患者“少用药,少看病”!为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他在国内首创“皮肤护理治疗”门诊和“居家皮肤护理治疗模式”,教会患者家属在家里为病人居家治疗。国内同行都知道,瑞金医院皮肤科是国内皮肤病治疗项目最多、实验诊断项目最全的科室。在这里,不少久治不愈的普秃、全秃患者得以痊愈,胼胝、传染性软疣患者得以康复。

    郑捷是名医、是学者,更是名师。作为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他不遗余力地为青年人才搭建平台。在他的大力培养下,学科骨干开设各亚专业的专病门诊,一批有学术影响力的中青年医生在国际舞台上脱颖而出……从医执教36年,他润物无声地感染着周围每一个人,受到同行敬重、患者信赖、学生爱戴。

    (光明日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徐颖:甘当大国重器的螺丝钉

    “80后女科学家”“北斗女神”“军工女学霸”……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徐颖身上有很多标签,但她还是喜欢被称为青年科技工作者。

    徐颖在北京理工大学硕博连读期间跟着导师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课题。2010年,徐颖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继续从事北斗系统相关工作。2015年,32岁的她成为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建院以来最年轻的博导。

    奋斗者剪影

    徐颖(中)和同事们在实验室。吴丹旻摄/光明图片

    徐颖带领的团队是比她更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他们坚持自主创新,使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断在各项数据上跃升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斗”是我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五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所组成,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2020年左右提供一个全球性的服务,而通信功能是它有别于其他定位系统的最大特点。

    “北斗是大国重器,它凝聚了老一辈科学家和青年科研人员的心血,我只是北斗系统当中的一颗小螺丝钉,希望能够发挥一点自己的作用。”作为北斗人的代表,徐颖除投身北斗系统的科研和建设工作外,还作为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形象大使开展了多项科普活动,在北斗系统的宣传和推广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前,北斗系统已在我国的农业、渔船、交通运输危险品、测绘高架桥桥梁形变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2018年将是北斗系统密集组网发射年,年底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将能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未来,我们将更多关注低轨卫星、室内定位等技术,希望能够在天基、空基、地基的一体化组网方面,将导航与通信深度结合,作为对北斗系统的补充、备份和增强。”徐颖说。

    (光明日报记者 闫汇芳)

    朱兆云:探索民族药发展新路径

    奋斗者剪影

    朱兆云(中)和同事们在探讨。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摄/光明图片

    “云南各地的高山,野外组的同事们都去翻越过,都去采过标本。”党的十九大代表、云南白药集团研发总监、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原所长朱兆云说。在云南省药物研究所项目组实施的“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重大系统工程中,科研人员行程80余万公里,经历无数野外考察的危险。该项目系统摸清了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现状,采集标本80378份,准确鉴定4012种天然药物,发现新分布药用植物93种、新药用植物资源451种,建成3个共享信息数据库、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2项,创制9个新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朱兆云为第一完成人。

    近20年来,朱兆云先后主编出版《民族药创新发展路径》《滇南本草(增补本)》等专著6部22卷1191万字,收载药物4000余种。她率团队发明创制了痛舒胶囊等5个彝族药新药,取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她提出并主持建立了5个新药研发平台,使研究所被授予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在数不清的成绩面前,朱兆云和同事们没有停步,他们新开发的附杞固本膏成为我国优先被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症候类新药。他们研发的痛舒胶囊和气雾剂正在争取走出国门。朱兆云还带头组建研发团队开展对中药材健康产品进行专项科技攻关。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究,预计2019年可研发出初步成果。她希望这项成果能成为有影响的健康品牌,让中药、民族药在大健康产业中充分发挥作用。

    (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

    蓝天野:91岁再任导演

    奋斗者剪影

    蓝天野在《大讼师》排练现场指导青年演员。光明日报记者 郭冠东摄/光明图片

    “74年前,我被同学拉着第一次上台演戏”,91岁高龄的蓝天野表示自己的艺术之路起步于校园,所以对于戏剧教育义不容辞。

    4月12日,老艺术家蓝天野出现在清华大学,与清华师生共同探讨“看戏与演戏的关系”。蓝天野的名字与中国话剧密不可分,他的艺术人生不仅是北京人艺历史的见证,甚至可以说是中国话剧史的缩影。对蓝天野来说,这个校园是熟悉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他就曾到清华、北大等高校演出,这其中有话剧也有朗诵。

    蓝天野没有统计过自己70多年的表演生涯共出演过多少角色,但他能够确定的是,“每一个角色,不论戏多戏少,包括临时被拉去顶替个群众角色都算在内,每次我都是认真去创作的。”

    早在1947年,焦菊隐的导演手法和他对演员表演的启发就让蓝天野加深了对话剧艺术的认识。1963年,蓝天野又开始了自己的导演生涯,从《吴王金戈越王剑》到《贵妇还乡》,多年来他一直活跃在导演领域。

    北京人艺出品的话剧《大讼师》即将在今年5月迎来新一轮演出,耄耋之年的蓝天野再度出马担任导演。每个排练日他都早早来到剧场,一丝不苟地认真指导青年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田伦母亲这个角色,在这一幕中不能只表现出严厉,更多的应该是一个慈母的形象,要演出为了儿女的那种‘不得已’的心情。”浑厚的声音伴随着有力的肢体动作,在剧场里一次次响起,话语里听得出蓝天野以老骥伏枥的精神,再攀艺术高峰的决心。

    (光明日报记者 郭冠东 闫汇芳)

    李俊:为中国航天员“穿衣”

    中国航天员的衣服来自哪里?有什么奥秘?在东华大学,记者见到了正在对研发中的航天员服装各项性能做模拟测试的东华大学服装学院院长李俊教授。

    原先,除了宇航服,无论是例行工作、任务训练,还是参加活动,中国航天员只有一套服装:灰蓝连体长袖。这远远不能适应航天员工作、生活的需要。3年多前,东华大学承接了航天员专用服装系列化设计任务,组成了来自多学科的14人研发设计团队,设计研发航天员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过程的系列专用服装,其中,既包括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的工作服、锻炼服、休闲服、失重防护服、睡具等,也有常服、任务训练服、专用服饰等地面任务服装共数十个种类。

    奋斗者剪影

    李俊团队对相关装备热传递性能进行评测分析。光明日报记者 闫汇芳摄/光明图片

    对李俊来说,2016年10月16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那天上午,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上,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身着秋冬常服帅气亮相。他们的服装是由李俊率领的团队研制。李俊说,航天员服装有些看似平常,实际上是大有讲究的。这些专用服装不仅要确保实现多项特殊功能,还要融入中国特色设计元素,为航天员增添时尚气息。如何在地面研发太空衣?靠科技,靠创新。

    服装在太空中呈现自由漂浮状态,为此团队专门设计建成“着装失重感觉模拟舱”,可以在地面模拟测量航天员在失重操作状态下服装的表现及航天员生理响应、心理感受。

    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运动锻炼服装对各项功能要求特别高,每件服装重量超过规定1克就为不合格,特殊部位的尺寸偏差不得超过2毫米。团队依托高校科研优势,分别在美观性、舒适性、防护性、工效性等工程化测试平台中针对各种应用场景和环境状况,对专用服装的材料及样件进行了上千次各类整体评价和局部测试,保证了服装“克克计较”“丝丝入扣”。

    目前,除了中国,还没有其他国家对航天员服装开展过全谱系整体系统设计。作为航天员专用服装研发的带头人,李俊对“同频共振”感受最深。航天员专用服装的研发设计要跨越整个纺织、服装、产品设计、材料等多个学科和全产业链,东华大学依托这些特色优势学科,以及坚实的校企合作关系,组建了一支集合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工程技术与创意设计的跨学科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李俊说:为了共同的飞天梦、中国梦,所有人都在奉献。对于我们来说,仰望星空不仅是精神上的向往,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贡献。

    (光明日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曹永兴:构建电网防灾预警体系

    4月24日,国家电网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输变电设备带电检测实验室里,副院长曹永兴正在指导青年技术人员开展带电检测技术研究。

    奋斗者剪影

    曹永兴在输变电设备带电检测实验室做实验。孙佳丽摄/光明图片

    近年来四川地震、泥石流、覆冰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山区的输电线路运行带来一系列难题。曹永兴创造性引入卫星影像监测、微气象分析等研究手段,成功搭建“输变电设备状态全景感知可视化平台”,实现了电网灾情的有效预警,为四川电网防灾应急抢险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用“工作狂”来形容曹永兴再合适不过。在开展输电走廊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时,繁重的工作和不规律的作息让曹永兴的身体吃不消,生病期间,曹永兴边打着点滴,边进行数据分析,他敬业的精神让年轻人肃然起敬。

    他带领团队深入开展电力微气象检测与预警、滑坡监测与预警等重大课题项目的研究,成功构建了“天空地、点线面”结合的电网灾情立体监测预警体系,承担了国网重大科研项目30多项,成为电网科技领域创新驱动的领军人物之一,被称为电网防灾“预警师”。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团队:教学路上砥砺前行

    奋斗者剪影

    陶艺创作与鉴赏校本课程上,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陶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供图/资料照片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知名中学,学校教师团队除了悉心指导同学们提高学习成绩,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期都设计、开发近80门校本课程,为学生综合素质、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走进位于学校逸夫楼四层的机器人实验室,可以看到桌上摆放着密密麻麻的装备和器材,柜子里陈列着几年来机器人团队获得的众多荣誉。智能机器人技术校本课程的授课老师亓瑞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难忘的事。有一年,为了准备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争取获得参加世界锦标赛的名额,他和一位同学共同研究了一个弹球的小装置:“只有使角度、力度和电量的关系达到完美配合,才能够正好将球弹进球框。为了这么一个小小的装置,我和那个学生从周日下午6点多一直调试到晚上11点半,把角度、力度和电量等参数量设置得非常准确。试验了20遍,确保准确无误后才收工。由于研究太过入神,我俩都忘了吃饭,也忘了明天是周一,第二天早上还要上课。”

    “我们培训过程中这样的事情很多。作为老师,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给学生科学探索的正确方法和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亓瑞告诉记者,“作为老师,我们也得不断学习,适应新的变化。刚才的两个小时我一直在做实验,为的是把合适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把有限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少走弯路。”

    多年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团队以昂扬的精神风貌砥砺前行在基础教育第一线,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夯实了立教之本。

    (光明日报记者 鲍盛华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杨心悦)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29日 06版)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