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法制新闻 > 司法助力精准脱贫
  • 司法助力精准脱贫

    时间:2017-05-19  来源:  作者:
    司法助力精准脱贫“宁德模式”助贫困村居脱掉“穷帽子”发布时间:2017-05-19 10:30 星期五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法制网记者 吴亚东 王莹

    30年前,福建省宁德市磻溪镇的赤溪村是闻名全国的穷苦之地,村民过着“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的艰辛生活。30年后,这个“全国扶贫第一村”却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变成了风景如画、瓜果飘香的生态旅游村,农民人均收入已过万元。

    宁德地处闽东,虽靠海却奈何海岸线多悬崖峭壁,曾是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不耻落后。按照这一扶贫思路,宁德市始终盯住精准脱贫这个目标,努力探索具有宁德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事业中,宁德市两级法院主动作为,组织干警进山乡入农户,解纠纷助发展,用真心贴近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司法助力精准扶贫的“宁德模式”已在闽东大地落地生根。四入村居铺平扶贫开发法律之路

    盘旋蜿蜒的山路曾像打了结的麻绳,牢牢扼住了赤溪村致富的喉咙。今年5月初,《法制日报》记者驱车来到赤溪村实地探访,途中虽需越过重重山障,但因道路起伏和缓、路面平整,也并不觉得难走。刚到村口,一座“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石碑就出现在眼前。

    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告诉记者,为破解困局,2013年,宁德市委、市政府决定修建牙赤公路,赤溪村对外的山门从此打开。然而,随着近年来赤溪的经济建设和村容村貌发展加快,村民的法律意识却没有及时跟上,矛盾纠纷也日益增多,诉讼难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村民致富的积极性。

    杜家住说,离赤溪村最近的法庭是福鼎法院白琳法庭,有40多公里的路程,牙赤公路修建时,需要在赤溪村征地130余亩,而征地涉及的法律问题繁杂,村民对此知之甚少。福鼎法院白琳法庭的法官们没有被动等着问题找上门,而是提前介入,主动为村民提供对征地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土地测量方法、公开计算标准等问题的释法服务,铺平了牙赤公路征地的法律之路。

    福鼎市人民法院院长王锦熙介绍说,在主动作为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福鼎法院依托法庭、法官工作室、巡回审判点、无讼建设联络员“四位一体”构建便民服务网络,推行便民诉讼入村居、查明案情入村居、指导民调入村居、服务发展入村居的“四入村居”工作机制,将司法神经末梢延伸到了最基层。

    2014年,赤溪村民委员会与该村40余户村民共同签订了一份140余亩土地租赁合同,用于农业生态开发。合同签订后,部分村民发现书面合同个别条款与之前口头协商的内容不一致,要求重新签订合同。

    一年后,双方矛盾突然激化,“那时候,很多村民都去村委会、施工现场闹,事情搞得很大。”村民老李回忆道。

    白琳法庭赤溪法官工作室法官张开建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多次召集赤溪村委会项目负责人及村民代表对租赁事宜进行协商,并提供相应的法律咨询。经过一番斡旋,这场持续一年的纠纷终于妥善化解,双方重新达成租赁协议,农业观光项目也顺利开工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精准发力追本溯源疏通贫困梗阻

    如何将“赤溪模式”打造成“宁德模式”,举全市之力“扶真贫、真扶贫”,宁德法院面对的各项考验接踵而来。

    “刚开始,一些干警将扶贫工作简单等同于节日慰问送钱、送温暖,存在‘为何扶’‘谁来扶’‘怎么扶’等困惑。”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罗雄坦言,有了这样的想法,司法助力扶贫工作就成了“雨过地皮湿”的走过场而已。

    为解决一些干警的思想误区,宁德中院通过召开座谈会、下乡调研等方式,向广大干警传导司法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同时也将司法助力扶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与审判、执行工作同部署、同推进。

    正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扶贫开发贵在精准。宁德中院率先理清思路,要求基层法院发挥前沿阵地优势,列出清单,找准穷根。在大量的调研和问卷调查过后,扶贫开发项目落地存在着绊脚石、求助司法远水难解近渴、偏远山区群众维权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相继被列入宁德法院的重点扶贫清单。

    在寿宁县南阳村,面对因小城镇建设导致的“安征迁”类矛盾骤增,寿宁县法院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草根”智慧,通过创建外联内合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将纠纷悉数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宁德蕉城区,针对偏远地区、山村海岛群众法律意识薄弱阻碍致富,夜调纠纷、夜谈普法、夜访民声三项举措,已成为蕉城法院提供法律服务的常态;

    在福安市,针对在道路交通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受害人赔偿兑现慢等问题,福安法院创新引入保险公司垫付理赔机制,为受害方的及时救治打开一扇窗,防止“因伤返贫”现象出现……

    清单明明白白,宁德两级法院发力也更加精准,各项扶贫攻坚工作到目前为止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下村挂职 “一把手”保障群众致富

    随着这两年一车车的葡萄拉出村子销往全国各地,寿宁县凤阳镇上大洋村村主任郑开友看着大棚里正抽枝长芽的葡萄藤,早已笑得合不拢嘴:“现在,从上大洋村到邻县边界1公里的路面全都拓宽了,我们的葡萄、茶叶外销无忧,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2015年7月,寿宁法院派驻干警卓仕周到上大洋村开展司法助力扶贫工作。挂职期间,他积极帮助当地跑项目、要资金,先后争取到20多万元资金,为当地修通了公路。

    近年来,宁德市两级法院持续派党员干警到基层村居挂职任第一书记,并选派多名干警到贫困村蹲点。他们与群众一起走山头,下田头,建立扶贫台账,做好蹲点日记,为群众解忧解难。

    在帮扶中,法官们发现,宁德各县区农副产品颇丰,虽支撑农民生计,但小本经营难成规模,常常是丰产不丰收。因此,引导农民做好商标注册、品牌维权至关重要。

    福鼎白茶是宁德当地的支柱产业,为维护广大茶农、茶商的切身利益。福鼎法院专门在基层法庭成立涉茶案件合议庭,并在茶叶主产区、交易市场设立4个法官工作室、巡回审判点。福鼎法院还联合工商、质监、茶叶协会等部门,引导茶企做好“福鼎白茶”中国驰名商标注册的自我保护,选派专家型法官深入茶企,指导茶叶企业创建茶叶品牌。

    随着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宁德模式”的成功运作得到了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关注。福建省高院要求,福建全省法院都要准确把握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举福建全省法院之力抓好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