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生活百科 > 喝对了, 水也是保健品! 得了4种病, 应该这么喝水
  • 喝对了, 水也是保健品! 得了4种病, 应该这么喝水

    时间:2017-05-28  来源:  作者:

    在生活中,你可能为了吃一顿饭而绞尽脑汁,但是不会为喝一杯水费尽心思。大部分人都认为,喝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拿起杯子“咕咚咕咚”,一杯水下肚了。其实,喝水的学问远远不止这些。

    保健水应该怎么喝?

    1.感冒:喝更多的水

    《纽约时报》曾撰文指出,感冒时多喝水,能够帮助冲走呼吸道上的黏液,使人感觉呼吸舒畅。

    此外,如果发烧了,人体的自我保护机能启动,此时需要给身体降温,就会出现代谢加快的症状,如出汗、呼吸急促等,这时更要补充水分。促进出汗和排尿,并且帮助调节体温,使体内的病菌快速排出。

    2.便秘:大口喝水

    大口大口地喝水,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可以尽快到达肠道,刺激肠蠕动。

    中医认为,造成便秘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缺少津液,而大口喝水可以迅速补充津液,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上海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陈霞飞提醒,便秘患者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可以多吃点膳食纤维,最好每天喝一杯高纤维的蔬菜汁。

    3.肥胖:餐前餐后喝杯水

    人体许多的化学反应都要在水中进行。有了充足的水分,身体才能完成正常代谢。

    对肥胖的人来说,可以在饭前30分钟喝一小杯水,增加饱腹感;饭后30分钟再喝一杯水帮助消化。

    4.呕吐:喝点淡盐水

    呕吐是人体吃了受污染食物后,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

    为了避免严重呕吐或腹泻以后造成过度脱水,患者可以喝一些淡盐水补充体力,缓解虚弱的状态。

    避开喝水三个误区

    误区一:水越纯越好

    事实上,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导致体内营养元素失衡。大量饮用纯净水,人体内的有用的微量元素会被带走,从而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长期饮用纯净水,还会增加钙的流失。对老年人,尤其是患糖尿病、心血管病的老年人以及儿童、孕妇,都不能长期喝纯净水。

    误区二:片面强调水中矿物质

    不少消费者认为,矿物质含量越高越好,其实不然。

    饮用水中应含有适量的矿物质,但是矿物质含量高并不说明水的质量好。相反的,如果水中的矿物含量超出范围,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例如,当饮用水中的碘化物含量在0.02mg/L~0.05mg/L时对人体有益,大于0.05mg/L时就可能引发碘中毒。

    误区三:喝水仅为解渴

    人们常常觉得口渴了才喝水,不渴就不用喝水。其实,安全、卫生、健康的水是最廉价、最有效的保健品。

    水进入体内可以把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稀释,让它们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一切细胞的新陈代谢都需要水的参与,只有让细胞喝够水,身体的新陈代谢才会正常,人也不容易生病。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