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生活百科 > 古代两个印章发烧友,其中一人收藏了1800多枚印章
  • 古代两个印章发烧友,其中一人收藏了1800多枚印章

    时间:2018-05-11  来源:  作者:

    中国历史上皇室有两个最牛的文艺青年,一个是宋朝第八任皇帝赵佶,一个是大清王朝乾隆皇帝。两人都酷爱书画,都好收藏,而且两人因好书画、好收藏也发展出了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必须要有自己的印章,每次作完书画或者收藏了名书画,用印章往书画上一盖,就代表“御书”或“朕已阅”,就像留了一个证明一样,两人也因此被称为“印章皇帝”。

    赵佶皇帝的印章不多,统揽历史资料发现他在书画上留下的印章共有13种,但其中常见的只有7种。这七种印章被称为“宣和七玺”,小的印章如“宣和”“政和”,只有1厘米宽2厘米长,最大的印章是“内府图书之印”,但也不过7厘米见方。

    乾隆皇帝的印章就要比赵佶的多了多,实属名副其实的“印章皇帝”,历史记载他一生制作了1800多枚印章,这就是说他在位60年期间,平均12天就做一个印章。同时与赵佶的印章相比,乾隆皇帝的印章则更霸气。曾在2010年台湾拍卖的一方印章,边长达11.7厘米,足足宽于人的手掌,更为甚者是“古稀天子之宝”,边长13厘米,往古人字画上一戳,简直“霸气”。

    这两位皇帝都拥有不同款的印章,而两人也爱好在名书画上题字盖章,但两人的做法完全不一样。古名书画作者爱好在边缘题字,如果赵佶碰到这种字贴着边缘写的,他一点不怕麻烦,而是接着上半寸纸条再钤印,就是老老实实在原画后面再接一段纸,然后再用他自创的天下一绝的瘦金体题字,既过了瘾,又不伤字帖。但乾隆皇帝就不一样了,他最喜欢乱题乱盖乱画,一碰到喜欢的名书画,二话不说就拿印章盖,还每次看都会盖不同的印章,以至于名书画上印章“到处都是”。《五牛图》是我国十大名画之一,也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中国画,可乾隆一拿到手就在上面钤盖了八方印;被乾隆糟蹋最惨的是《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他一有兴致,就会在上面题上几句,一共题跋55处,创下了世界纪录,以至于这幅名画上无一处留白空隙。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